[发明专利]一种薄涂高粘溶剂丙烯酸压敏胶及其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66346.2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1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青;何玉鑫;陈启峰;周奎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晨材料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38 | 分类号: | C09J7/38;C09J4/02;C09J4/06;C09J11/04;C09J1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涂高粘 溶剂 丙烯酸 压敏胶 及其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薄涂高粘溶剂丙烯酸压敏胶及其合成方法,本发明利用反应增粘树脂TJ‑60自身双键与丙烯酸单体发生自由基聚合,同时含有‑OH的官能团与交联剂固化,形成大分子链,构建复杂的网状结构,保证压敏胶具有较好的内聚和较高的剥离强度,不易老化;体系中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参与聚合反应,使其酸值较小,延缓对铜箔的腐蚀,甚至不腐蚀;反应增粘树脂参与反应合成的丙烯酸压敏胶不容易因树脂氧化而失粘,提高了丙烯酸树脂黏度稳定性;在有效厚度不超过5μm下,改性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的加入大幅提高85℃持粘性;辐照改性后聚对苯撑苯并双噁唑纤维表面生成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增强压敏胶体系的浸润性,大幅提高了丙烯酸压敏胶的剥离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敏胶制备领域,具体是一种薄涂高粘溶剂丙烯酸压敏胶及其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高精尖的电子行业,尤其是消费型电子产品如耳机、手机、智能手表等,其产品设计逐渐向便携轻量化发展,产品内部的空间也日渐被压缩,各类胶带材料的尺寸,特别是胶带厚度也变得越来越薄,对性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电子产品内部结构、元件的日渐复杂化,对散热及无线可充电的需求也在增长,因此需在电子产品内部增加散热和无线充电模组,这对电子行业用超薄厚度胶带的需求更加严格,比如厚度不超过5微米。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遍化,它们的应用领域也在扩大发展;这也造成了对已安装组件的要求不断增多;例如由于穿戴在身上的电子设备(所谓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的开发,当下是热门研究点;因此其中使用的粘合对各种化学品都需具有高的耐受性,并且即使在不同介质中长期储存之后也几乎不会失去任何粘合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涂高粘溶剂丙烯酸压敏胶及其合成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涂高粘溶剂丙烯酸压敏胶,以重量份数计,各组分含量为:140-145份的丙烯酸异辛酯、55-65份的丙烯酸甲酯、14-18份的醋酸乙烯酯、0.2-0.24份的甲基丙烯酸羟乙酯、0.7-16.7份的丙烯酸、0.7-16.7份的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5-10份的反应增粘树脂TJ-60、237-247份的乙酸乙酯、55-65份的甲苯、0.2-0.6份的AIBN。
进一步的,反应增粘树脂TJ-60为松香改性丙烯酸酯单体,购于聚优化学。
在85℃,硬单体如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提供压敏胶的内聚力;反应增粘树脂参与单体的聚合,由于使其TJ-60小分子参与聚合,生成大分子,不容易氧化变成小分子;反应增粘树脂具有-OH,与固化剂异氰酸固化剂交联,单体中也含有-OH、-COOH,与环氧固化剂反应。
进一步的,一种薄涂高粘溶剂丙烯酸压敏胶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甲酯、醋酸乙烯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超声混合后分成2等份,计为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液B;将乙酸乙酯、甲苯混合后分成2等份,计为混合溶剂C和混合溶剂D;将AIBN分为3等份,计为引发剂A、引发剂B、引发剂C;在氮气保护下,混合溶液A和混合溶剂C混合搅拌,升温至65℃,保温0.5h,加入引发剂A后保温1.5h;然后依次向其中加入混合溶液B、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混合溶剂D、反应增粘树脂TJ-60,保温1.5h;再加入引发剂B后升温至76℃保温2h,再加入引发剂C保温1h,冷却出料,得到丙烯酸树脂;
(2)将步骤(1)中丙烯酸树脂与固化剂混合超声搅拌,然后和甲苯按照固含量12%混合均匀后涂布于PET薄膜上,放置100-110℃烘箱烘1-3min,取出后用离型膜覆盖,得到胶带,然后在40-70℃下熟化3-72h,得到一种薄涂高粘溶剂丙烯酸压敏胶。
进一步的,丙烯酸树脂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0:0.66。
进一步的,步骤(2)中丙烯酸树脂固含量为4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晨材料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世晨材料技术(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63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泵交换器
- 下一篇:智能问答话术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