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65169.6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9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 发明(设计)人: | 梁兆利;李玉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化化学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D251/30 | 分类号: | C07D251/30;B01J31/02;B01J27/232;B01J2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雷 |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基 氰尿酸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氰尿酸和环氧乙烷在催化剂I、催化剂II、溶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得到所述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所述其中一种关键的催化剂是一种“硬酸”(软硬酸碱理论),加入量为氰尿酸质量的0‑3%。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能极大地减弱EO参与的聚合副反应,大大提升产品收率和纯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商品名:赛克)是一种三官能团的活性有机小分子,其可作为中间体用于涂料、增塑剂、阻燃剂、固化剂、医药农药中间体的合成。
以氰尿酸与环氧乙烷(EO)为原料合成赛克最早由美国Allid公司报道,其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氰尿酸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失去质子后形成N负离子,进攻环氧乙烷得到产物。伴随的副反应为产物赛克在碱性高温体系下的分解产物2-噁唑啉酮、EO自聚、产物进一步和EO聚合形成的低聚物、溶剂与EO的低聚物(醇醚类溶剂为反应溶剂时)。因此,反应溶剂种类和催化剂的选择对产物收率和纯度影响较大。
现有赛克合成工艺中多采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反应溶剂,不加催化剂或额外加无机强碱如NaOH作为催化剂,纯品收率(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收率)约70-80%。由于DMF自身分解产生的碱性物质也可以引发EO自聚,导致收率不稳定,工艺批次稳定性差,操作窗口窄。也有研究者采用乙二醇单甲醚等醇醚系列溶剂,纯品收率在70-85%、丙酮-水溶剂体系,收率在82%,经检测分析采用醇醚类溶剂如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甲醇、乙醇等为反应溶剂时,体系中检测到醇醚本身和EO开环形成的低聚物,导致此类体系收率普遍低于DMF体系,且此类体系中大量的聚醚副产物影响产物的纯度,为得到高纯赛克需经过细致地纯化过程。
因此如何控制副反应尤其是EO参与的聚合过程,提高产物收率和纯度成为一大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的合成方法,该反应体系能极大地减弱EO参与的聚合副反应,使得反应收率提升至90%,粗产品纯度90%(高效液相HPLC纯度)。高的粗品收率和纯度极大地简化了后续的纯化工艺,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氰尿酸和环氧乙烷在催化剂I、催化剂II、溶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得到所述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
优选的,所述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氰尿酸、催化剂I、催化剂II、溶剂进行混合加热,然后向混合液中通入环氧乙烷进行反应,得到所述三(2-羟乙基)异氰尿酸酯。
所述催化剂I选自吡啶、三乙胺、二甲胺、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7-烯(缩写DBU)、Na2CO3、NaHCO3、Li2CO3、LiCl、Cs2CO3、CsF、NaF、KF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催化剂II为一种“硬酸”(DOI:10.1021/ja00905a001),选自三氟化硼、三甲基氯硅烷、四氯化钛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溶剂选自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六甲基磷酰胺、甲醇、乙醇、乙二醇单甲醚、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化化学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佳化化学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51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压电制热相变储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净化加热水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