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定位芯轴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64407.1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7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果年;何志强;刘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湘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易彬 |
| 地址: | 4106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定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定位芯轴,包括安装轴,安装轴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定位组件,定位组件设置有调节套和楔块,楔块绕安装轴的周向设置有多个,且楔块与安装轴之间设置有相配合的斜面结构,以用于在沿安装轴的轴向移动的时候通过斜面结构配合进行张开或者收合,调节套能够沿安装轴的轴向移动调节地设置在安装轴上,调节套与楔块配合,以用于在移动过程中带动楔块沿安装轴的轴向移动。本发明的结构,在零部件进行组装固定之后,通过调节套控制楔块收合,使得安装轴与零部件分离,从而能够顺利取出,无需使用蛮力,因此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同时能够避免安装轴受损,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位工装,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定位芯轴。
背景技术
在将多个零部件按轴孔定位的要求进行组装固定时,通常采用在对应的轴孔内设置定位芯轴来确保多个零部件上对应轴孔的同轴度,之后再进行组装固定,如焊接固定。
传统的定位芯轴都是采用在轴孔内通入长度较长的光轴结构,定位芯轴与相应的轴孔之间的装配间隙较大,再则由于焊接过程中焊接应力的影响,零部件将会有所倾斜,致使焊接后的定位芯轴不易取出,需要用蛮力强行取出定位芯轴。因此传统的定位芯轴存在定位精度低、劳动强度大、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精度定位芯轴,能够解决传统结构定位精度低、劳动强度大、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高精度定位芯轴,包括安装轴,所述安装轴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设置有调节套和楔块,所述楔块绕所述安装轴的周向设置有多个,且所述楔块与所述安装轴之间设置有相配合的斜面结构,以用于在沿所述安装轴的轴向移动的时候通过所述斜面结构配合进行张开或者收合,所述调节套能够沿所述安装轴的轴向移动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安装轴上,所述调节套与所述楔块配合,以用于在移动过程中带动所述楔块沿所述安装轴的轴向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本发明,楔块能够通过调节套控制而实现张开、收合调节,在用于对多个零部件进行定位以辅助组装固定的时候,可以对应具体零部件的数量来设置对应数量的定位组件,先通过调节套控制楔块处于收合的状态,从而使得安装轴顺利插入到对应的轴孔内,再通过调节套控制楔块张开,从轴孔的内侧进行夹紧定位,不存在装配间隙,因此定位精度高。在零部件进行组装固定之后,通过调节套控制楔块收合,使得安装轴与零部件分离,从而能够顺利取出,无需使用蛮力,因此能够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同时能够避免安装轴受损,延长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定位组件设置有两个所述调节套,所述楔块位于两个所述调节套之间并与之抵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套与所述安装轴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楔块的端部延伸至所述调节套的内径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轴上设置有斜槽,所述斜槽的截面呈矩形,所述楔块滑动配装在所述斜槽内,所述斜面结构设置于所述斜槽的槽底与所述楔块之间,所述楔块远离所述安装轴的轴心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锥部,所述第一锥部远离所述安装轴的轴心的一端设置有弧面形式的第一接触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楔块沿所述安装轴的轴向的两端设置有第二锥部,所述第二锥部设置有第二接触面,所述第二接触面沿所述第一接触面的端部朝向所述斜槽的槽底方向倾斜延伸,以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接触面抵接所述调节套的内壁。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楔块的底部的两端位置设置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由所述楔块的底部向上倾斜延伸,其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接触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调节套的内壁于靠近所述楔块的一端设置有倒角结构而形成有与所述第二接触面适配的第三接触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湘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湘一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44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