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炉余热回收系统烟气调节机构及余热回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61352.9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0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保运;曹天明;苏炜;尹平;戴本俊;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吴方舟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炉 余热 回收 系统 烟气 调节 机构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炉余热回收系统烟气调节机构及余热回收方法,涉及电炉炼钢技术领域,为解决电炉余热回收效果不够好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设置在余热回收管道进气端的水冷滑套,其活动安装于电炉排烟道屏风的一侧,水冷滑套由驱动机构带动实现靠紧和远离电炉排烟道屏风,水冷滑套远离电炉排烟道屏风的一侧固设有安装底板,其位于余热回收管道上方,安装底板的上端固设有下轨道,下轨道上设有可沿其移动的小车,其一端与水冷滑套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电液执行器并与其输出端传动连接;本发明机构工作可靠,故障率极低,能够适应电炉生产在不同阶段不同状态下,尽可能减少冷风吸入余热回收系统,提高了余热回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炉炼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炉余热回收系统烟气调节机构及余热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余热回收系统就是把高温烟气转化成蒸汽或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在电炉余热回收领域,在不影响电炉生产的前提下,把电炉烟气内所含的热量最大化回收是余热回收系统追求的目标。影响电炉余热回收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余热烟道大量吸入冷风,造成反向传热。
反向传热一方面造成把本已回收的能量重新带走,造成热量利用效率下降。另一方面,烟气温度混合后温度降低,达不到CO的燃点,造成CO燃烧的热量不能加以回收。
为了减少冷风的吸入,通常依靠烟气调节机构进行调节。《电炉烟道滑套改造对环保节能的重要影响》(李英刚,冶金环境保护,2012年第5期,37-39页)中公开了两种常见的余热回收系统的烟气调节机构,其是由一大型的水冷滑套与气动伸缩装置组成,而伸缩的位置是由气动定位器来确定的,但气动定位器故障很多,十分不可靠,并且其定位准确性差,难以配合越来越精密的操作需求,这都给电炉生产以及余热回收带来了不小的干扰,无法设计更完善的工艺提高电炉余热回收效果。
此外,实际生产工作中,由于安装需要,电炉炉盖旋转时扫过的范围刚好经过烟气调节机构处,而水冷滑套对其造成了阻挡,因此水冷滑套经常需要调整位置,但是在上述问题下,给调整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另外,当驱动机构卡阻时,没有任何解决方案,只能拆除气动伸缩装置的气阀并人工用工具强行拉拽,而这种方式对烟气调节机构造成的损害,更加导致余热回收效果变差。
这些驱动机构带来的问题,使得操作电炉余热回收系统的烟气调节机构,不仅复杂繁琐,还导致了工作进程受阻,更重要的是电炉余热回收效果也因此而得不到提高,因此,亟需一种电炉余热回收系统烟气调节机构及余热回收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炉余热回收系统烟气调节机构及余热回收方法,以解决电炉余热回收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炉余热回收系统烟气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余热回收管道进气端的水冷滑套,其活动安装于电炉排烟道屏风的一侧,水冷滑套由驱动机构带动实现靠紧和远离电炉排烟道屏风,水冷滑套远离电炉排烟道屏风的一侧固设有安装底板,其位于余热回收管道上方,安装底板的上端固设有下轨道,下轨道上设有可沿其移动的小车,其一端与水冷滑套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有电液执行器并与其输出端传动连接。
在一种较优的方案中,安装底板上端固设有前罩,其远离电炉排烟道屏风的一侧固设有后罩,二者将小车和电液执行器罩住,其中前罩内的上部还固设有上轨道,其与下轨道将小车的车轮限位在垂直于电炉排烟道屏风的方向上运动。
在本方案中较优的,电液执行器的下方还安装有事故调节装置,电液执行器固定安装在事故调节装置的运动输出端上,其运动方向垂直于电炉排烟道屏风。
在本方案中较优的,事故调节装置为丝杆滑块机构,其滑块上端固设有滑板,电液执行器固定安装在滑板上端。
在本方案中较优的,后罩的下端开设有滑槽,滑板位于后罩内部下端,滑块两侧与滑槽两侧壁滑动连接,滑板位于滑块两侧的长度均大于滑槽长度,后罩远离前罩的一侧下端开口,滑板的一端延伸至前罩内部下端,另一端从后罩的开口穿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13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