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动态缓冲区分配的SPI转多串口的电路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61129.4 | 申请日: | 202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1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董长春;江晓林;任明远;韩天;张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高等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3/16 | 分类号: | G06F13/16;G06F13/42;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321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动态 缓冲区 分配 spi 串口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带有动态缓冲区分配的SPI转多串口的电路和方法,包括SPI接口控制寄存器电路,发送缓存电路,发送寄存器电路,子通道串口控制寄存器电路,波特率发生器电路,接收缓存电路,接收移位寄存器电路,串口通讯负载率仲裁电路,其中,串口通讯负载率监测电路实时监测每路串口接收和发送的实时数据负载率,对每路串口的发送缓存和接受缓存区大小进行对应调整;本发明根据每路串口实时负载率动态调整各路串口的数据缓存情况,可以极大程度避免每路固定缓存电路的限制,提高缓存利用率,根据外在负载通讯量,自动调整缓存,能够有效解决串口负载通讯率不均导致芯片电路应用受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动态缓冲区分配的SPI转多串口的电路和方法。
背景技术
嵌入式系统常常会遇到多个串口负载应用需求,而微处理器芯片系统原生的串口数目有限,因此就需要通过微处理器原生高速总线来扩展更多的串口,使嵌入式系统有更好的接口兼容能力,SPI转多串口芯片就是这种微处理器原生高速总线扩展串口的专有芯片方案,其能够单独设置每个子通道波特率,校验,实现子通道串口通过SPI的数据透传,并且每个子通道串口都有固定的发送FIFO先入先出和接收FIFO,能够解决串口和SPI两个处于不同时钟域的通讯数据缓冲问题;
目前的每子通道串口分配固定缓存深度的电路方案,均是每个串口分配固定缓存深度,存在无法应对负载中某个串口通讯频次高,数据量大,缓冲区大小不够用的风险,例如,子通道一的波特率非常高,单位时间数据量非常大,需要的缓存大于芯片分配给每通道的固定缓存,在嵌入式处理器来不及把子通道一缓存中的数据读出的情况下,缓存中的数据可能就已经被刷新,导致通讯数据丢失情况。假设现在子通道二的串口负载的通讯波特率低,或是单位时间内数据量比较小,导致芯片分配的缓存有一部分始终用不上,造成缓存浪费的问题。因此,这种每子通道串口固定分配缓存的SPI转多串口电路存在应用受限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带有动态缓冲区分配的SPI转多串口的电路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有动态缓冲区分配的SPI转多串口的电路和方法,该带有动态缓冲区分配的SPI转多串口的电路和方法解决了无法应对负载中某个串口通讯频次高,数据量大,缓冲区大小不够用的风险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有动态缓冲区分配的SPI转多串口的电路,包括SPI接口控制寄存器电路、发送缓存电路、发送移位寄存器电路、接收移位寄存器电路、接收缓存电路和串口通讯负载率仲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SPI接口控制寄存器电路用于转发下行数据至发送缓存电路中和接收来自接收缓存电路中的上行数据,同时接收来自SPI接口的串口通讯设置数据,转发至子通道串口控制寄存器配置每路子通道串口的波特率、校验通讯参数;
所述发送缓存电路用于接收来自SPI接口的下行数据,其大小由串口通讯负载率仲裁电路输出值控制,可以动态改变;
所述发送移位寄存器电路是用于按照波特率产生电路控制,将发送缓存电路内的待发送数据按位依次串行输出;
所述接收移位寄存器电路使用于按照波特率产生电路控制,从串口接收串行数据位,串并转换,送入到接收缓存电路内;
所述接收缓存电路是用于接收来自接收移位寄存器电路串并转换后的数据,并转发至SPI接口控制寄存器电路经SPI接口发送给上位机,其大小由串口通讯负载率仲裁电路输出值控制,可以动态改变;
所述串口通讯负载率仲裁电路是用于实时监测每路子串口的通讯数据量情况,根据每路负载情况,动态分配每路子串口的发送缓存电路和接收缓存电路大小。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SPI是一种同步串行外设接口,进行使MCU与各种外围设备以串行方式进行通信以交换信息。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SPI接口控制寄存器向发送缓存电路转发数据并通过串口通讯负载率仲裁电路进行实时动态调整接收缓冲区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高等研究院,未经金华高等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11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