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锻造大型曲拐的组合砧模及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60932.6 | 申请日: | 2021-10-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69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连华;张晖;陈柏金;沈法华;陈习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聚信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江苏华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06;B21J13/08;B21K1/08;B21J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700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锻造 大型 组合 工艺 | ||
1.一种锻造大型曲拐的组合砧模,包括锻机和机械手,所述锻机包括上砧、下砧和上模,所述上砧连接在所述锻机上砧座的下端,所述机械手至少设置两只,所述下砧包括砧模和移动工作台,所述砧模包括大平砧、小平砧和漏盘,所述小平砧与上砧的砧面形状和面积相同,所述上模包括成型芯模和镦粗板,所述漏盘中间设有通孔,所述移动工作台包括纵向工作台和横向工作台,所述漏盘置于纵向工作台上,所述大平砧、小平砧设置在横向工作台上,所述成型芯模和镦粗板由机械手夹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还设置反扣折弯模;
所述砧模还设置双联压痕模、梯形模和凹形下模;
所述双联压痕模、梯形模和凹形下模设置在横向工作台上;所述反扣折弯模通过机械手夹持。
2.运用权利要求1所述组合砧模的锻造大型曲拐的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钢坯镦粗:将钢坯加热至锻造温度,纵向工作台移砧,下砧为小平砧,钢坯倒棱,纵向工作台移砧,下砧为漏盘,倒棱后的钢坯竖直置于漏盘上,镦粗板置于钢坯与上砧之间,钢坯镦粗并制得工艺柄,横向工作台移砧,下砧为小平砧,将钢坯拔长成锻坯;
步骤2、拔长压方:将步骤1制得锻坯第二次加热至锻造温度,下砧为小平砧,将锻坯压延至设定的几何形状;
步骤4、锻制凸台:横向工作台移砧,下砧为大平砧,将步骤3制得锻坯翻转180°,将步骤3制得锻坯的双压痕外侧分别压延至设定尺寸,双压痕内侧部分为凸台;
步骤7、分割:将步骤5制得锻坯冷却,按设定尺寸分割,获得单个曲拐的锻件半成品;
步骤9、压合:横向工作台移砧,下砧为大平砧,一只机械手夹持锻件半成品凸台,另一只机械手夹持成型芯模从“人”字形开口插入,与曲颈部贴合,上砧下压,使“人”字两边与成型芯模并合;
步骤10、终锻:两只机械手分别夹持步骤8制得的锻件半成品和成型芯模同步翻转,锻制四面至设定几何尺寸;
步骤11、锻坯成品出模,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2与所述步骤4之间设步骤3,
所述的步骤3为定位压痕:横向工作台移砧,下砧为双联压痕模,将步骤2制得锻坯定位分段锻制双压痕;
在所述步骤4与所述步骤7之间设有步骤5和6,
所述的步骤5为锻制梯形槽:横向工作台移砧,下砧为梯形模,将步骤4制得锻坯凸台的四面锻制相连接的梯形槽;
所述的步骤6为锻制曲颈部:横向工作台移砧,下砧为凹形下模,将步骤5制得的梯形槽内部分锻压成曲颈坯;
在所述步骤7与所述步骤9之间设有步骤8,
所述的步骤8为折弯:将曲拐锻件半成品第三次加热至设定温度,横向工作台移砧,下砧为凹形下模,一只机械手夹持曲拐锻件半成品,将曲颈部啮合在凹形下模上端,另一只机械手夹持反扣折弯模倒扣在凸台上方,上砧下压反扣折弯模,锻件半成品弯折成“人”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锻造大型曲拐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联压痕模为两只模尖向上的连体模,且两模尖间距与所述凸台根部宽度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锻造大型曲拐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步骤1中所述钢坯为单个曲拐钢坯时,步骤1和步骤2为一火次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聚信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江苏华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中聚信海洋工程装备有限公司;江苏华威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609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节能连续浓缩分离装置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金属材料生产加工用焊接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