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碳高合金耐磨钢的控制硬度制备方法及其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9449.6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18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浩;李浩秋;王宗斌;王允;韩蕾蕾;欧阳峥容;马传庆;郑桂芸;张海霞;张利平;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5/00 | 分类号: | B21B15/00;B21B37/74;B21B38/00;B21B43/00;C21D1/84;C21D8/06;C22C38/02;C22C38/04;C22C38/22;C22C38/34;C22C38/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武玥;张红生 |
地址: | 27110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碳高 合金 耐磨 控制 硬度 制备 方法 及其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碳高合金耐磨钢的控制硬度的制备方法及其生产装置,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连铸坯进入步进式加热炉加热,连铸坯出加热炉,进入高压水出鳞;依次进入粗轧机组轧制,进入中轧机组轧制,进入精轧机组轧制;2)圆钢轧后在辊道上传送,经过1#测温仪测温;3)圆棒进入水冷箱强制冷却,圆棒出水冷箱经过2#测温仪测温,经过3#测温仪测温;4)圆棒依次经过减定径机组轧制,4#测温仪测终轧温度,圆棒进入步进式大冷床,5)圆棒经过冷锯定尺锯切后,进入快速收集槽收集,打捆后进入缓冷坑缓冷。该工艺方法既具有工艺路线可靠、消除了退火成本,降低了硬度,又完全能满足客户对这种中碳高合金钢便于锯切的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行业特殊钢生产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碳高合金耐磨钢的控制硬度的制备方法及其生产装置。
技术背景
中碳高合金耐磨钢的工作条件恶劣,极易磨损和断裂,要求具备高耐磨性、较好的强度和韧性,Cr、Mo、Si、Mn元素属于提高淬透性元素,显著促进C曲线右移,并且Cr、Mo强碳化物生成元素不仅使C曲线右移,还把曲线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上曲线发生P转变,下曲线发生B转变。合金元素使相变过程更为复杂,圆钢对温度和冷却速度非常敏感,当冷速较快时发生奥氏体向贝氏体(≥360HB)转变,体积发生膨胀;当冷速相对较慢时发生铁素体+珠光体(≤250HB)转变,体积也会膨胀,但膨胀量明显小于前者。综上可知,在生产过程中因为冷却的不均匀极易产生马氏体、贝氏体组织,圆钢发生弓形弯曲并且硬度超出标准要求,造成质量损失,影响用户加工使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碳高合金耐磨钢的控制硬度的制备方法及其生产装置。该工艺方法既具有工艺路线可靠、消除了退火成本,降低了硬度,又完全能满足客户对这种中碳高合金钢便于锯切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碳高合金耐磨钢的控制硬度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步进式加热炉、高压水除鳞、粗轧机组、飞剪、中轧机组、精轧机组、1#测温仪、水冷箱、2#测温仪、3#测温仪、减定径机组、4#测温仪、飞剪、大冷床、砂轮锯、快速收集槽、打捆机和缓冷坑。
作为优选,所述大冷床的前半段设置有保温罩。
作为优选,所述粗轧机组包括轧机名义直径950mm,共7架粗轧机,中轧机组包括轧机名义直径850mm,共6架中轧机,精轧机组包括轧机名义直径650mm,共4架轧机,减定径机组包括轧辊名义直径350mm,三辊减定径轧机。
所述中碳高合金耐磨钢,其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20-0.30%,Si:0.90-2.0%,Mn:0.90-2.0%,Cr:0.9-1.9%,Mo:0.10-0.35%,P、S≤0.015%,其余为Fe和其他残余元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碳高合金耐磨钢的控制硬度的制备方法,以连铸坯为原料,依次包括如下工序:步进式加热炉、高压水除鳞、粗轧机组、飞剪、中轧机组、精轧机组、1#测温仪、水冷箱、2#测温仪、3#测温仪、减定径机组、4#测温仪、飞剪、大冷床(前半段有保温罩)、砂轮锯、快速收集槽、打捆机、缓冷坑。
具体步骤如下:
1)连铸坯进入步进式加热炉加热,均热段温度为1170-1190℃,目标温度为1180±10℃,均热时间35-40min;连铸坯出加热炉,进入高压水出鳞;连铸坯开轧温度为1050-1150℃;依次进入粗轧机组轧制,进入中轧机组轧制,进入精轧机组轧制;
2)圆钢轧后在辊道上传送,经过1#测温仪测温,温度控制在1000±20℃;
3)圆棒进入水冷箱强制冷却,在水冷箱里均匀冷却;圆棒出水冷箱经过2#测温仪测温,出水冷箱温度控制在700±20℃;圆棒在辊道上继续传送,经过3#测温仪测温,返红温度控制在90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9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