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充电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介质以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57696.2 | 申请日: | 2021-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28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 发明(设计)人: | 甘银华;毕路;钟梁;张慧;罗文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62 | 分类号: | B60L5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屠晓旭;宋宝库 | 
| 地址: | 230601 安徽省合肥市经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充电 系统 控制 方法 装置 介质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充电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在动力电池与充电设施电压等级不匹配时如何提高动力电池充电效率的问题。本发明的车辆充电系统包括复用车辆的电驱动系统形成的电压变换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可以在外部充电设施的输出电压等级与动力电池的充电电压等级不匹配时,根据输出电压等级与充电电压等级确定外部充电设施的输出电压,控制外部充电设施根据输出电压并通过电压变换设备向动力电池充电,以能够在保证充电功率恒定的前提下降低流经电压变换设备中定子绕组的充电电流,进而降低流经定子绕组的纹波电流和电流有效值,从而达到降低电动机产生的铁损和铜损的目的,提高充电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车辆充电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介质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中高压系统的电压等级也在不断升高,如从400V升高至800V。然而,充电设施却受限于成本等因素不能及时地进行升级改造,导致充电设施无法适应电动汽车中高压系统电压等级的快速变化。为了解决该问题,公布号为CN112600411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压变换设备,该电压变换设备复用了电动汽车中动力控制单元PEU中的逆变器和电机绕组,实现从第二直流电压如400V到第一直流电压如800V的升压功能,可以将充电设施提供的较低电压变换为较高电压来给动力电池充电,从而兼顾了市面上不同电压等级的充电设施。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充电设施的输出电压往往是固定的,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需求,需要提高充电设施的输出电流,而较大的输出电流可能包含较大的纹波电流,而较大的纹波电流会导致电动汽车中动力控制单元PEU中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产生的铁损增加,进而降低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车辆充电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出了本发明,以提供解决或至少部分地解决在车辆中的动力电池与充电设施电压等级不匹配的情况下如何提高使用充电设施对车辆充电的充电效率的技术问题的车辆充电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介质以及车辆。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充电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所述车辆包括动力电池和电驱动系统,所述电驱动系统包括逆变器和电动机,所述逆变器的直流侧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逆变器的交流侧与所述电动机的定子绕组连接,所述充电系统包括充电口和电压变换设备,所述电压变换设备包括所述逆变器、所述定子绕组、第一正极端子、第二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所述第一正极端子和所述负极端子分别与所述直流侧的正极和负极连接,所述第二正极端子与所述定子绕组连接,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充电口连接的外部充电设施的输出电压等级与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电压等级不匹配时,控制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电压变换设备与所述充电口形成充电回路;
根据所述输出电压等级与所述充电电压等级确定所述外部充电设施的输出电压,控制所述外部充电设施根据所述输出电压并通过所述充电回路向所述动力电池充电,以在充电功率恒定的前提下降低流经所述电压变换设备中定子绕组的充电电流,提高充电效率。
在上述车辆充电系统的充电控制方法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所述外部充电设施的输出电压等级与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电压等级不匹配至少包括所述外部充电设施的最高输出电压等级小于所述动力电池的最高充电电压等级;
“根据所述输出电压等级与所述充电电压等级确定所述外部充电设施的输出电压”的步骤具体包括:
对所述最高输出电压等级与所述动力电池的最低充电电压等级进行比对;
若所述最高输出电压等级小于所述最低充电电压等级,则根据所述最高输出电压等级确定所述外部充电设施的输出电压;
若所述最高输出电压等级大于所述最低充电电压等级,则根据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电压确定所述外部充电设施的输出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未经蔚来动力科技(合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76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去除氯化钴中TOC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预混功能的气液反应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