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营销数据采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57095.1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90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岱霖;李林;刘崇伟;范成汉;申晓晨;李锋芳;周伟刚;赵永强;胡洁萍;张双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能浦慧(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15 | 分类号: | G06F16/215;G06F16/25;G06F8/30;G06Q30/02;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小莉 |
地址: | 2011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营销 数据 采集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电力营销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网络嗅探器,将网卡置于混杂模式,基于所述混杂模式的网卡接收所有历史电力营销数据;
预处理所述历史电力营销数据,将所述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基于不同分类储存的数据建立标准化格式库,对实时采集的数据按照不同属性与所述标准化格式库中分类储存数据进行匹配;
基于不同分类储存的数据建立标准化格式库包括,
根据历史电力营销数据配置电力营销数据排序格式模板;
按照所述电力营销数据排序格式模板中出现的热词频率进行模板排序,将所述热词出现频率按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将排序好的电力营销数据排序格式模板存储于统一数据库中,形成所述标准化格式库;
对实时采集的数据按照不同属性与所述标准化格式库中分类储存数据进行匹配包括,
利用分类模型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不同属性的分类;
将所述分类模型分类后的数据按照不同节点进行排序,位于多层分类层级树之首的数据优先与所述标准化格式库中数据热词频率最高者进行匹配;
若匹配不成功,则与频率次高者进行匹配,并将所述多层分类层级树的第二条数据与所述热词频率最高者进行匹配,以此类推;
根据匹配结果及判断所述实时采集的数据对应储存的位置,完成电力营销数据的采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营销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营销数据的来源包括各类装备实时收集的现场数据和通过调度中心不同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引发的数据,所述不同系统包括管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电网运行实时信息系统以及SCADA系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力营销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所述历史电力营销数据包括,
清洗空缺值、格式内容、逻辑错误、非需求信息;
对环境信息进行特征构造、信息分级及信息量化;
对信息变换后的信息进行信息统计,将信息合并到统一的信息存储中;
采用基于聚类的离群样本检测策略对信息样本中仍可能出现异常的样本进行检测剔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力营销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类存储所述预处理后的数据包括,
利用七层ISO模型中的应用层筛选出TCP/IP协议报文;
获取所述TCP/IP协议报文的规则数据信息,利用决策树策略分析获得所述规则数据信息的特征节点;
构建分类模型,基于所述分类模型将所述特征节点进行类别划分,将划分好的特征节点所对应的数据分类储存。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营销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模型的构建包括,
获取不同类别的历史电力营销数据中每个类别的特征数据;
根据所述特征数据将所述不同类别进行聚类得到多层分类层级树;
将所述多层分类层级树的内节点作为所述分类模型的节点,对每个节点进行训练得到所述分类模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营销数据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匹配结果及判断所述实时采集的数据对应储存的位置包括,
利用相似度判断规则判断匹配数据的相似度,若相似度大于预设值,则匹配成功;
将匹配成功的数据置于对应的存储的位置,并基于七层ISO模型的表示层对将匹配成功的数据进行数据压缩、加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能浦慧(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能浦慧(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709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轴式高速液压马达的运动机构
- 下一篇:新型玻璃冷雕3D方形扫光工艺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