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锂电池放电倍率的多极耳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6534.7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7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杨森;郜磊;梅金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徽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33 | 分类号: | H01M50/533;H01M10/613;H01M10/6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锂电池 放电 倍率 多极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善锂电池放电倍率的多极耳结构,涉及锂电池制备领域。该改善锂电池放电倍率的多极耳结构包括锂电池本体、导电带、下板和上板,锂电池本体设置有极耳带,极耳带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头,导电带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设置有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滑动插接在第一连接头内,下板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开设有第一卡槽,上板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开设有第二卡槽,上板与下板固定连接,锂电池本体固定连接在下板和上板之间。该改善锂电池放电倍率的多极耳结构具有能够使极耳带与导电带进行稳定连接且能够防止极耳带受到拉力发生损坏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善锂电池放电倍率的多极耳结构。
背景技术
锂电池作为常见的电池种类之一,为了改善和提高锂电池的放电倍率,一般会在锂电池上设置有多极耳结构,因此需要一种改善锂电池放电倍率的多极耳结构。
现有的改善锂电池放电倍率的多极耳结构存在以下不足,部分的改善锂电池放电倍率的多极耳结构是将多个极耳密封连接在锂电池内部,再通过极耳与外界导电带进行连接,但是当极耳与导电带进行连接后,若锂电池或导电带受到外力,可能会使极耳与导电带分离,而且极耳受到拉力很容易受到破坏,亟需改进,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锂电池放电倍率的多极耳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锂电池放电倍率的多极耳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改善锂电池放电倍率的多极耳结构,包括:
锂电池本体,锂电池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个极耳带,极耳带远离锂电池本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头;
若干个导电带,导电带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远离导电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头,第二连接头滑动插接在第一连接头内;
下板,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一角座,下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卡槽;
上板,上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第二角座,上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第二安装板的下表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卡槽;
上板与下板固定连接,锂电池本体固定连接在下板和上板之间。
优选的,四个第一角座分别设置在下板的四角端,四个第二角座分别设置在上板的四角端。
优选的,连接座远离导电带的一侧与第一连接头远离极耳带的一侧相抵,第一连接头和连接座均安装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
优选的,第一卡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穿槽,第一穿槽与第一安装板的两侧以及上表面设置为相通,第二卡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穿槽,第二穿槽与第二安装板的两侧以及下表面设置为相通。
优选的,下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凸板,上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二凸板,第一凸板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第二凸板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四个连接套筒分别滑动套接在四个连接杆上。
优选的,连接杆的外圆表面均开设有第一插孔,连接套筒的外圆表面均开设有第二插孔,第二插孔均贯穿至连接套筒的内腔,连接套筒的外圆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动杆,滑动杆远离连接套筒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接触块,连接套筒通过滑动杆滑动连接有拉环。
优选的,拉环上固定连接有连杆,连杆远离拉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条,滑动条的一侧开设有两个滑动孔,滑动孔贯穿至滑动条的另一侧,两个滑动孔分别滑动套接在两个滑动杆上,滑动条远离连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相接触的插杆。
优选的,滑动杆上均活动套接有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条和接触块相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徽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徽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6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