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N-双(2-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6492.7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1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慧;田家龙;陈雨洁;祁珍明;王春霞;马志鹏;贾高鹏;高大伟;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7C231/02 | 分类号: | C07C231/02;C07C233/38;D06M14/22;D06M15/285;D06M101/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2240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烯酰胺 乙基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N‑双(2‑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向乙腈溶液中加入二乙烯三胺和碳酸钾,搅拌;缓慢滴加甲基丙烯酰氯反应;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滤液浓缩提纯,得到产物N,N‑双(2‑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本发明将织物整理之后性能普遍有所提高,不管是在紫外光交联后还是氯化后都有所提高,在测试毛细效应中,紫外光交联之后的织物效果最显著,氯化后的织物相较原织物也有着一定的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轻化染料和印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N,N-双(2-丙烯酰 胺乙基)丙烯酰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纺织品的结构大多是含有多孔的结构,这种松散结构极其容易导致细菌等 微生物在其中滋生,并且由于与人体密切接触,人体的温度以及散发的汗液等, 为微生物的生息和繁衍提供了温度和湿度的适合的环境。尤其是在人口密集的 地方更加容易引起病毒细菌的传播,并且细菌的滋生和繁殖也会对纺织品的性 能和使用价值造成影响,如霉菌的产生,会使织物表面产生霉斑,不仅会使纺 织品颜色外观产生瑕疵,并且会使纺织品发脆,影响其性能。所以,在现今社 会中,应对此类情况,开发抗菌纺织品、维护人类健康是势在必得的行为。
目前抗菌纺织品主要是卤胺类,卤胺类抗菌剂是一种含N-X键的药剂, 与其他有机抗菌剂有些许类似,卤胺类抗菌剂也是在水中溶解带有正电性,而 卤原子具备较高氧化性,容易与细菌等微生物结合,破坏细菌内部结构从而起 到杀菌抑菌的效果。
目前在纺织品领域中,对付细菌等微生物主要采用的是抑制细菌的方式。 对于纺织物的抗菌性能测试主要针对的是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等。对于如何 制作抗菌纺织物,国内外的普遍生产方式有两类,分别是:在制成抗菌纺织物 前,先制造出抗菌纤维,再编制制作成抗菌织物。另一种是先制作一块普通织 物,通过进行特殊的整理得到成品的抗菌纺织物。前者整理的抗菌纺织品的抗 菌效果更加优异,抗菌效果更加持久,耐洗涤的性能也有不错的提升,虽然效 果显著,但也有着明显的缺点,如抗菌纤维的制作不易,对使用到的抗菌剂也 有着严苛的要求,为此一般会使用到无机抗菌剂。后者生产方式就相对应的有着制作方便,并且对抗菌剂的种类没有严格要求,但与之相对应法的缺点就是 抗菌效果不及前者,抗菌效果的持久性能不及第一种,耐洗涤性也有着相应的 降低。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 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 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 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N,N-双(2-丙烯 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包括,向乙腈溶液中加入二乙烯三胺和碳酸 钾,搅拌;
缓慢滴加甲基丙烯酰氯反应;
将反应混合物过滤,滤液浓缩提纯,得到产物N,N-双(2-丙烯酰胺乙基)丙 烯酰胺。
作为本发明N,N-双(2-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所述反应温度为0~60℃。
作为本发明N,N-双(2-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所述二乙烯三胺和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4。
作为本发明N,N-双(2-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所述乙腈溶液的添加量为15~30mL。
作为本发明N,N-双(2-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酰氯与二乙烯三胺或碳酸钾的摩尔比为1:4。
作为本发明N,N-双(2-丙烯酰胺乙基)丙烯酰胺的制备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 其中:所述反应时间为0.5~1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工学院,未经盐城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64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