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害化处理赤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5916.8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7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燕;力国民;王好杰;高贤鹏;剌心茹;李凌霄;梁丽萍;刘素清;王凯悦;田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C01B32/05;C01B32/914;C01B33/20;C01G49/00 |
代理公司: | 太原达引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20 | 代理人: | 郭栋梁 |
地址: | 030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害化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害化处理赤泥的方法,属于赤泥处理技术领域,解决固体废弃物赤泥综合利用的技术问题,解决方案为:首先对赤泥进行干燥、分散,然后将还原剂进行破碎,得到粒度小于1mm的块体,接着按照一定比例称取赤泥和还原剂均匀混合,最后在惰性气氛下高温碳热还原处理获得主要物相为FeAl2O4、NaAlSiO4、Fe、FeC以及C的产物。本发明利用还原剂中的C将固废赤泥中的Fe3+进行还原回收,同时赤泥中的OH–又可以反应活化还原剂中的C,起到消耗赤泥强碱的作用,有效实现了赤泥的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赤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害化处理赤泥的方法。
背景技术
赤泥是氧化铝厂产生的固体废渣,通常为颗粒细小泥糊状粉体物质,据统计,每生产1吨氧化铝,就会排放1~1.5吨赤泥,我国每年赤泥的平均排放量高达6000万吨以上。由于氧化铝厂铝土矿的来源广泛,造成赤泥的化学成分复杂,尤其是具有强碱性、含有重金属离子和放射性物质的特性,使得赤泥易于向地下渗透,引起土壤碱化、地下水源污染等环保问题。因此,赤泥的综合利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如何实现赤泥的有效资源化利用将对我国氧化铝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循环经济理念的不断完善,传统的固体废弃物也被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对于赤泥的回收利用,一方面,科研工作者开始转向其内的重金属元素,通过各种手段提取有价值的微量元素(例如镓)并加以利用;另一方面,以“转缺为优”的思路合理开发赤泥的强碱性特点,例如作为烟气脱硫剂等。
事实上,赤泥的高碱性特点是制约其应用推广的关键所在,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这一特点将会突破赤泥的大规模资源化利用瓶颈,不仅可以缓解因赤泥大量排放、堆积引起的各类生态环境压力,而且能够真正实现固体废弃物赤泥的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的不足,解决固体废弃物赤泥综合利用的技术问题,降低赤泥的高碱性,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害化处理赤泥的方法,高效、合理地对赤泥进行无害化处理,为赤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新思路。
本发明具体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无害化处理赤泥的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赤泥进行烘干处理,直至赤泥的含水量低于15wt%,然后对赤泥进行分散;
S2、对还原剂进行破碎处理,控制块体粒径小于1mm;所述还原剂为碳粉、煤粉、煤矸石、煤气化残渣、沥青或者城市污泥中的一种或多种;
S3、按照质量比(1~5):1称取步骤S1制得的赤泥与步骤S2制得的还原剂,将物料混合均匀后置于管式炉内,在惰性气氛下经800~1100℃还原烧结0.5~3h,最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产物为无害化赤泥。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赤泥为氧化铝厂堆存的物料。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中,赤泥的组成及其配比为:SiO2:15~20份,CaO:5~30份,Al2O3:7~25份,Fe2O3:5~50份,Na2O:2~9份,TiO2:3~10份,烧损:8~15份。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还原剂中C的含量为10~95wt%。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3中,制得的产物中主物相为FeAl2O4、NaAlSiO4、Fe、FeC或者C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科技大学,未经太原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59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捷式饮料瓶
- 下一篇:一种改进型不易脏手的油画棒套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