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板的早拆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5915.3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1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宋常明;李成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天和创新建筑模板有限公司;天津和人模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王卫忠;吴雪 |
地址: | 101117 北京市密云区鼓楼东大街3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板 支撑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早拆模板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板的早拆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一种模板的早拆支撑系统,包括:多个立柱;多个早拆头,各个所述早拆头均安装在所述立柱的顶端,各个所述早拆头包括第一承托板与支撑杆,所述第一承托板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多个早拆梁,相邻两个早拆头的第一承托板分别承托在一个早拆梁的两端;多个模板,所述早拆梁的两侧边分别托住相邻所述模板。本发明通过立柱、早拆头、早拆梁以及模板共同配合作用构成早拆支撑系统,当在顶面混凝土强度达到50%时,第一承托板可以单独拆除,从而可以在保持早拆头对早拆梁支撑的情况下,将模板拆除,从而减少施工中的模板数量,达到有效降低成本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早拆模板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模板的早拆支撑系统,进一步,涉及一种模板的早拆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早拆模板是为实现早期拆除楼板模板而采用的一种支模装置和方法,现有屋顶浇筑的支撑模板要等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才能拆除,而按正常固化时间计算,施工中需要同时准备三个楼层中使用的模板才能完成周转轮替,这对于特种模板的成本将造成大幅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早拆模板要等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才能拆除,从而导致施工中需要同时准备三个楼层中使用的模板才能完成周转轮替,造成施工成本大幅提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模板的早拆支撑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板的早拆支撑系统,包括:
多个立柱;
多个早拆头,各个所述早拆头均安装在所述立柱的顶端,各个所述早拆头包括第一承托板与支撑杆,所述第一承托板可拆卸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
多个早拆梁,相邻两个早拆头的第一承托板分别承托在一个早拆梁的两端;
多个模板,所述早拆梁的两侧边分别托住相邻所述模板。
优选的,各个所述立柱位于多个所述早拆梁端部的交汇处,多个所述立柱之间连接有加强杆;
所述第一承托板包括卡钩部;
所述早拆梁两端部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卡钩部与所述安装孔卡接;
各个所述模板四周的底侧均由所述早拆梁承托。
优选的,所述早拆梁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且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压在所述第一承托板上;
所述连接板开设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第一承托板卡接;
所述第三连接杆同时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上,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两端与所述支撑杆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托板还包括第一承托部与夹持部;
所述第一承托部开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支撑杆穿设所述第一装配孔,所述第一承托部可移动连接所述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压在所述第一承托部上;
所述夹持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托部的第一侧与第三侧,所述夹持部分别压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其中,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三侧相对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钩部相对设置在所述第一承托部的第二侧与第四侧;
所述连接板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卡钩部卡接;
其中,所述第二侧与所述第四侧相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天和创新建筑模板有限公司;天津和人模板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天和创新建筑模板有限公司;天津和人模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59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机械用防尘减震装置
- 下一篇:多辊异形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