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智慧用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5447.X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49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周显俊;李昭强;蔡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昇辉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京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07 | 代理人: | 刘菊欣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力 载波 通讯 智慧 用电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智慧用电系统,包括:智能空开、电力载波通信智能插座、网关、云平台、用户终端,其特征在于:其中:智能空开和电力载波通信智能插座为智慧用电系统中的感知设备,都具有:a.采集其所在电力回路中用电数据的功能;本智慧用电系统使用智能空开、电力载波通信智能插座等多种感知层设备采集电力数据,支持“前装”或“后装”等安装方式,部署灵活;将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引入智慧用电系统,简化传输层的布线,增强传输层的通信可靠性;将电力大数据、天气信息大数据等结合起来决策,生成更有效的自动化方案或者节能方案,提升用户体验,增强节能减排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智慧用电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高速发展,物联网+大数据相关的应用影响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在用电方面,物联网+大数据同样可以发挥其优势。现有物联网+大数据用电系统,也称智慧用电系统,一般由感知执行层,传输层,云平台层,用户终端设备等组成,其中感知执行层包括电表、智能空开等设备,主要用于采集用电数据,执行电路开关动作以及异常情况下执行电路保护动作(分断电路);传输层主要有网关,物理传输链路等,负责感知层设备和云平台,云平台和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信息的双向传输;云平台收集所有感知层设备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学习用户用电行为,并根据用户的用电行为生成相应的自动化方案和节能方案,达到提升用户体验及节能减排的作用;用户终端设备可将云平台的大数据分析结果展示给用户,让用户对用电行为充分的了解,用户也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定制自动化方案等等。
上述智慧用电系统在部署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传输层的信息物理传输方式大多采用rs485通讯线或者2.4g频段的无线通讯,若采用rs485通讯线,则需要在电力传输线之外额外增加两根rs485通讯线,会增加布线的复杂度,占用额外的空间,若使用2.4g无线通讯,当使用该频段的无线设备增多时,可能会导致通讯不稳定。
当前的智慧用电系统更适合“前装”,即需要在用户装修前就设计好布线、安装方案,并在用户装修前就完成智慧用电系统的安装。若后续需要改变该系统(如改变其中某些设备的位置)代价就比较大;不适与“后装”,即用户装修完成后,再部署该系统的代价就大很多。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一种使用电力传输线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相比于rs485通讯,其优势在于无需额外引入rs485通讯线即可通讯,省去了布置通讯线的过程;相比于2.4g无线通讯,其通讯质量更好,不在在无线通讯相互干扰、传输距离有限等缺点。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智慧用电系统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智慧用电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智慧用电系统,包括:智能空开、电力载波通信智能插座、网关、云平台、用户终端,其中:智能空开和电力载波通信智能插座为智慧用电系统中的感知设备,都具有:a.采集其所在电力回路中用电数据的功能;b.含有电动操作机构,可远程控制执行电路分合动作;c.内置保护程序,监控用电数据,当其所在电力回路发生用电异常时,迅速断开电路连接,保护用电设备;d.记录用电情况、用电异常等数据,发生故障或者意外事故时可用于分析事故原因等,所有数据均可上传至云平台。
优选的,智能空开一般位于入户电箱内,适用于“前装”用户或者要更换入户电箱的用户,对所有用电回路进行集中监控,使用rs485线路和网关进行通信,通信稳定,通信成本较低。
优选的,网关是智慧用电系统中的感知层和平台层交换数据的中间设备,负责不同通信信号、不同通信协议的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昇辉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昇辉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54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