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氮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53663.0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2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徐先彬;杨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91/048 | 分类号: | C07D491/048;C07D495/04;C07F7/10;H01L51/54;H01L5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53 | 代理人: | 韩闪闪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氮化 包含 电子元件 电子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本申请的含氮化合物包含二苯并咔唑‑二氮杂苯并噻吩(呋喃)基团,将本申请含氮化合物作为有机发光层主体材料使用时,可以改善发光层中电子和空穴的平衡,显著改善器件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氮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材料科学的进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通常包括相对设置的阴极和阳极,以及设置于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功能层。该功能层由多层有机或者无机膜层组成,且一般包括有机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等。当阴阳两极施加电压时,两电极产生电场,在电场的作用下,阴极侧的电子向电致发光层移动,阳极侧的空穴也向发光层移动,电子和空穴在电致发光层结合形成激子,激子处于激发态向外释放能量,进而使得电致发光层对外发光。
现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最主要的问题为寿命和效率,随着显示器的大面积化,驱动电压也随之提高,发光效率及电流效率也需要提高,因此,有必要继续研发新型的材料,以进一步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及包含其的电子元件和电子装置,该含氮化合物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可以提高器件的性能。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含氮化合物,其具有如式1表示的结构:
其中,X和Y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O或者S,且X和Y中有且只有一个为单键;
L3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12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
Ar3为碳原子数为6-15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
L3和Ar3中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5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5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6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3-8的三烷基硅基或苯基;
R1选自氘、卤素基团、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氘代烷基或所示结构;
R2具有所示结构;
n1表示R1的个数;n1选自0、1、2、3、4、5或6;
L1和L2分别独立地选自单键、碳原子数为6-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碳原子数为3-2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亚杂芳基;
Ar1和Ar2分别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6-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碳原子数为3-30的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
L1、L2、Ar1、Ar2中的取代基各自独立地选自氘、卤素基团、氰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卤代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氘代烷基、碳原子数为3-1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为1-10的烷硫基、碳原子数为3-12的三烷基硅基、碳原子数为6-13的芳基或碳原子数为5-12的杂芳基;任选地,Ar2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取代基形成环。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和阴极,以及设于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之间的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含上述的含氮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陕西莱特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3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剑麻纤维加工一体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位组合式电能表自动校验测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