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咀嚼肌牵伸与肌力训练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2985.3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7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萍萍;张玉鑫;鲁德志;唐燕;蔡斌;姜鑫;陆沈吉;方仲毅;范帅;姚远;冯海洋;王爱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23/03 | 分类号: | A63B23/03;A63B7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陈源源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咀嚼 牵伸 训练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咀嚼肌牵伸与肌力训练装置,包括气囊、咬持部、推杆和管状的壳体,所述推杆从壳体的一端插入,并且推杆的一端和壳体内壁滑动密封连接,形成活塞结构,所述气囊的一侧连通壳体的另一端,所述咬持部安装在气囊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简易地实现咀嚼肌牵伸与肌力训练,降低操作难度,提高训练效果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咀嚼肌牵伸与肌力训练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咀嚼肌牵伸与肌力训练由治疗师引导患者实施,需要临床工作者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患者可以获得的训练时间有限。同时,传统难以观察患者咀嚼肌 牵伸长度的客观数值,肌力训练缺少反馈,难以形成患者的主观参与性,从而使训 练效果与精度极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咀嚼肌牵伸 与肌力训练装置,帮助治疗师和患者简化咀嚼肌牵伸与肌力训练的过程。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咀嚼肌牵伸与肌力训练装置,包括气囊、咬持部、推杆和管状的壳体,所 述推杆从壳体的一端插入,并且推杆的一端和壳体内壁滑动密封连接,形成活塞结 构,所述气囊的一侧连通壳体的另一端,所述咬持部安装在气囊上。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插入壳体的一端设有密封活塞。
进一步地,两个咬持部相对安装在气囊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咬持部为硅胶件。
进一步地,所述咬持部的表面中间设有凹陷,用于贴合磨牙的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上设有可沿推杆轴向移动的限位件,并且限位件可在推杆 上的任意位置固定,所述推杆通过限位件贴合壳体的一端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的外圈设有螺纹,所述限位件内设有螺纹孔,所述限位件 通过螺纹孔嵌套在推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上设有齿条,所述限位件内设有通孔,所述限位件通过通 孔嵌套在推杆上,所述通孔的侧壁嵌合齿条。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上设有刻度。
进一步地,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设有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使用时,将气囊上的咬持部放置到患者口腔内的上下磨牙之间,然 后推动推杆给气囊充气,气囊鼓起支撑从而形成对咀嚼肌的牵伸力,期间可以通过 推杆的推动长度对牵伸进行精确控制;然后患者轻微咬合咬持部,咀嚼肌收缩,期 间可对推杆持续施力来提高进行肌力训练的反馈与阻力;由此,治疗师和患者可以 通过本装置简易地实现咀嚼肌牵伸与肌力训练,降低操作难度,提高训练效果。
2、本发明在推杆上设置可滑动固定的限位件,当咀嚼肌被牵伸到位后,通过 限位件对推杆进行限位,起到安全和保护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气囊,2、咬持部,3、推杆,4、壳体,5、密封活塞,6、手 柄,7、限位件,8、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298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