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臭复合菌剂及其除臭剂和除臭生物液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52303.9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76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 发明(设计)人: | 马梓宜;杨秋婵;张保安;谭永生;段磊;王学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14;B01D53/38;B01D53/44;B01D53/84;C12R1/125;C12R1/10;C12R1/01;C12R1/385;C12R1/38;C12R1/225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邹敏敏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臭 复合 及其 除臭剂 生物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除臭复合菌剂及其除臭剂和除臭生物液,其中,除臭复合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地衣芽孢杆菌菌剂、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菌剂、铜绿假单胞菌菌剂、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和乳酸菌菌剂,且重量比为0.5~1.5:0.5~1.5:1~2:1~2:0.5~1.5:0.5~1。本发明的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菌剂、铜绿假单胞菌菌剂、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地衣芽孢杆菌菌剂和乳酸菌菌剂可作为有益菌,用于降解臭气中的多种有害成分,另外,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地衣芽孢杆菌菌剂和乳酸菌菌剂有利于其他有益菌的繁殖,从而提高对臭气有害成分的降解速度和作用有效时间,再辅以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提高降解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生物处理餐厨垃圾的除臭复合菌剂及其除臭剂和除臭生物液。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行业的兴起,垃圾中转站逐渐增多,生活垃圾中餐厨垃圾极易腐烂,而伴随严重的臭味问题。垃圾中转站的臭气为无组织排放气源,而且其臭度和TVOCS值爆表,刺激性强。垃圾中转站分布多且占地面积小,不适合采用大型处理设备,倾向于采用小型设备处理臭味,通过小型设备的移动除臭而处理各垃圾中转站的城市垃圾。
现有的除臭技术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主,物理方法不改变恶臭物质的化学性质,主要靠掩蔽和吸附技术除臭,治标不治本。化学方法采用氧化、热分解等,存在二次污染,成本较高的问题。故物理除臭不能分解恶臭物质,化学除臭存在二次污染,成本较高的问题。而生物除臭法不需要添加化学物质,能在正常条件下运行,操作简单且成本较低,可长期运行,能分解臭气中的恶臭因子,臭气最终产物为简单的无机物,不会有二次污染,适合垃圾中转站这种长期有臭气产生的环境。
生物除臭装置为采用生物处理法去除垃圾中转站中臭气的装置,其通过将气体吸入装置中通过除臭生物液的菌种对有机物的降解而达到去除效果,最终以排出净化的气体,但是由于餐厨垃圾的臭气中的有害成分较多,目前除臭生物液中菌种大都不能满足多组分臭气的去除。且采用生物除臭装置进行处理,其气体是源源不断的进入并排出,其还需要从一个垃圾中转站转移到其他的垃圾中转站中使用,故臭气于装置中停留的时间不宜过长,故需要除臭效率高的除臭生物液才能满足使用要求,而目前的除臭生物液中的菌种难以满足此要求。同时除臭的时效性较短,需要经常更换除臭生物液,导致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臭复合菌剂及其除臭剂和除臭生物液,此除臭复合菌剂可有效去除餐厨垃圾臭气中的多组分,且去除迅速,去除作用时间长,可满足于多个城市垃圾中转站中的长期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除臭复合菌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菌剂、地衣芽孢杆菌菌剂、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菌剂、铜绿假单胞菌菌剂、沼泽红假单胞菌菌剂和乳酸菌菌剂,且重量比为且重量比为0.5~1.5:0.5~1.5:1~2:1~2:0.5~1.5: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微环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23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高温尼龙树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采用称重传感器检测朗读亭内人数量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