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热器及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51872.1 | 申请日: | 202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5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余世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世青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鱼爪智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08 | 代理人: | 兰小平 |
地址: | 246500 安徽省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热器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加热器及加工工艺,涉及加热器领域。该一种加热器包括加热器主体,上述加热器主体包括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上述第一散热环的内侧和上述第二散热环的外侧均为多边形结构,上述第一散热环内侧多边形的侧边与上述第二散热环外侧多边形的侧边一一对应,上述第一散热环和上述第二散热环任一相对侧边之间均设置有PTC陶瓷片。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加热器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冲压;钎焊;产品成型进行制作。该加热器将传统加热器内电极与PTC陶瓷片之间的线状接触改进为完全面接触,降低因线状接触而产生安全隐患的几率,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改变了PTC陶瓷片两侧散热条的形状,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能以及PTC陶瓷片的散热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器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PTC加发热片有恒温发热、无明火、热转换率高、安全节能、受电源电压影响极小、自然寿命长等传统发热元件无法比拟的优势,在电热器具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研发工程师的青睐。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加热器最早是采用的直线结构叠加成方形的,其散热效果较差,为了有效的提高散热效果,加热器的结构做了新颖的更新,更新成圆环状后散热效果有所提升,但是新的问题也相应的衍生暴露出来,因为加热器组成中PTC陶瓷片为完全平面结构,电极为环状结构,因此使得电极与PTC陶瓷片之间的接触方式为线状接触,而线状接触的方式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产品的安全使用,因PTC陶瓷片特性需求,其与导电电极接触越完全紧密,越安全有效,且完全平面接触对热源本身要求的导电方式以及散热条件是为最佳状态。
综上,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加热器及加工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器,其能够改变传统加热器的形状,将传统加热器内电极与PTC陶瓷片之间的线状接触改进为完全面接触,降低因线状接触而产生安全隐患的几率,提高产品的安全性能,改变了PTC 陶瓷片两侧散热条的形状,提升了产品的实用性能以及PTC陶瓷片的散热性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器的加工工艺,其能够使得制造的加热器的实用性能以及PTC陶瓷片的散热性能均有所提升。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一种加热器,包括加热器主体,上述加热器主体包括第一散热环和间隔设置于上述第一散热管内侧的第二散热环,上述第一散热环的内侧和上述第二散热环的外侧均为多边形结构,上述第一散热环内侧多边形的侧边与上述第二散热环外侧多边形的侧边一一对应,上述第一散热环和上述第二散热环任一相对侧边之间均设置有PTC陶瓷片。
将第一散热环的内侧和第二散热环的外侧均设置为多边形结构,将传统加热器内电极与PTC陶瓷片之间的线状接触改进为完全面接触,使得PTC 陶瓷片与第一散热环和第二散热环均能够达到完全面接触的情况,降低因线状接触带来的安全隐患,提高了PTC陶瓷片的散热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散热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正极片、第一波纹片和第一负极片,上述第一正极片与上述第一波纹片之间、上述第一波纹片与上述第一负极片之间均设置有第一钎焊层,上述第二散热环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二正极片、第二波纹片和第二负极片,上述第二正极片与上述第二波纹片之间、上述第二负极片与上述第二波纹片之间均设置有第二钎焊层。
第一钎焊层起到固定第一正极片、第一波纹片和第一负极片的作用,第二钎焊层起到固定第二正极片、第二波纹片和第二负极片的作用,钎焊,是指低于焊件熔点的钎料和焊件同时加热到钎料熔化温度后,利用液态钎料填充固态工件的缝隙使金属连接的焊接方法;钎焊层的加设一方面起到连接作用,另一方面使得连接处的缝隙得以粘连,后期的导电效果更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散热环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第一散热单元,上述第二散热环包括多个顺次连接的第二散热单元,多个上述 PTC陶瓷片分别设置于其对应的上述第一散热单元和第二散热单元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世青,未经余世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18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