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5G通信网络的工业生产用物联网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51580.8 | 申请日: | 2021-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72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崔国升;刘太龙;张佐福;郭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任益 |
| 地址: | 100079 北京市大兴区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通信 网络 工业生产 联网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工业生产技术领域的基于5G通信网络的工业生产用物联网系统;其系统可通过一个具有处理器的计算机实现,包括控制模块、数据库模块、安全监控模块、生产管理模块及人员管理模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生产管理模块对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目标、物资调配、过程监控及结果进行统计监控,在完成当日生产目标的同时,对仓库内的原材料及成品的库存进行统计记录,便于后续生产任务的安排,通过人员管理模块对企业人员进行统计及分配,同时通过移动终端提高沟通效率,提高信息同步,提高事件处理效率,增加人员之间沟通速率,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同时提高企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沟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5G通信网络的工业生产用物联网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 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工业生产中,其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现有技术中,尚无统一的工业管理物联网系统,导致在工业生产前后信息沟通难度较大,效率较低,同时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突发状况无法及时有效的进行沟通解决。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基于5G通信网络的工业生产用物联网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5G通信网络的工业生产用物联网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5G通信网络的工业生产用物联网系统,其系统可通过一个具有处理器的计算机实现,包括控制模块、数据库模块、安全监控模块、生产管理模块及人员管理模块,所述数据库模块用于数据的存储,所述控制模块通过5G通信技术与数据库模块信号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5G通信技术与安全监控模块、生产管理模块及人员管理模块信号连接,所述安全管理模块包括安全监控及安全隐患处理,所述安全模块通过局域网与安全监控设备及安全隐患处理模块信号连接,所述安全监控设备对生产车间进行安全监控,所述安全隐患处理模块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处理,所述生产管理模块包括生产目标确认、物资调配、生产过程监控及生产结果统计,所述生产管理模块通过局域网与生产线终端及库存管理终端信号连接,所述人员管理模块包括人员统计、人员分类、人员目标确认及移动终端设备,所述人员管理模块通过5G通信技术与人事部管理终端及个人终端信号连接,所述安全监控模块、生产管理模块及人员管理模块相互之间均通过5G通信技术进行信号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全监控包括现场监控、温度传感器监控、湿度传感器监控和电路空开监控,所述现场监控通过局域网与生产车间内部监控摄像头进行信号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监控通过局域网与生产车间内部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所述湿度监控通过局域网与生产车间内部局域网信号连接,所述电路空开监控通过局域网与生产电路内部空开信号连接,所述安全隐患处理包括现场警报器响应、消防系统启动响应、远程警报响应和远程电路开关响应,所述安全隐患处理模块分别通过局域网与作业场地的警报器、消防喷淋头及电路开关信号连接,所述安全隐患处理模块通过5G通信技术与远程消防单位信号连接;通过安全监控及安全隐患处理对工业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清楚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15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