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碳点的分子印迹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51206.8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4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艳;戚镇科;田兴国;向诚;郑曼妮;谢创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C09K11/02;C09K11/65;B82Y20/00;B82Y30/00;B82Y40/00;C08G77/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京大律师事务所 11321 | 代理人: | 李洪群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分子 印迹 比率 荧光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基于碳点的分子印迹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蓝色碳点BCDs的制备;
B、红色碳点RCDs的制备;
C、利用二氧化硅层包覆红色碳点RCDs制备RCDs@SiO2;
D、将RCDs@SiO2、蓝色碳点BCDs、莫能菌素、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正硅酸乙酯混合发生聚合反应,并从反应产物中脱除莫能菌素,得到基于碳点的分子印迹比率荧光探针,记为MIPs@BCDs/RCDs@SiO2;
其中,步骤A利用无水柠檬酸作为碳源,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蓝色碳点BCDs,制备方法包括:向反应瓶中加入5~15mL的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通氮气脱气5~15min并加热至100~300℃;另将0.1~1.0g无水柠檬酸溶解于1~4mL无水乙醇中得到无水柠檬酸溶液;在100~300℃搅拌条件下将无水柠檬酸溶液加入装有所述3-(2-氨基乙基氨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的反应瓶中,并持续反应0.5~2min,所得粗产物经离心,取上清液,上清液过滤后用有机溶剂洗涤,最后将0.5~2mL纯化产物分散在5~15mL无水乙醇中,即得蓝色碳点BCDs;
步骤B利用桂花树叶作为碳源,采用乙醇浸提法制备红色碳点RCDs,制备方法包括:用去离子水洗涤新鲜桂花叶,蒸发去离子水至干,研磨得到叶子粉末;称取0.5~2g叶子粉末加入40~80mL无水乙醇中,于室温避光条件下剧烈搅拌20~60h,得到红色碳点的粗产品;所得粗产品离心后取上清液,上清液过滤后得到初步纯化的裸红色碳点;取20~40mL初步纯化的裸红色碳点与5~15mL 25%氨水混合,在室温下避光密封搅拌10~30h,得到表面掺杂氮的红色碳点,4000~6000rpm离心5~15min,离心后取上清液,过滤除去未反应物质,干燥后,即得红色碳点RCDs粉末;
步骤C采用改进的法,用二氧化硅层包覆红色碳点RCDs制备RCDs@SiO2,制备方法包括:取10~30mg红色碳点RCDs粉末超声分散于5~15mL无水乙醇中,在室温搅拌条件下,将0.5~2mL正硅酸乙酯以连续液滴的方式滴入到红色碳点溶液中,搅拌20~40min后,加入25%氨水100~300μL,室温下搅拌10~30h;所得产物经离心,取上清液,并依次用乙醇和超纯水洗涤以去除未反应物质,干燥后,即得RCDs@SiO2;
步骤D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分子印迹比率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包括:取10~30mg RCDs@SiO2和0.1~1mL蓝色碳点BCDs分散于10~30mL无水乙醇中,加入10~30mg莫能菌素和100~160μL 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室温下避光剧烈搅拌0.5~2h,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正硅酸乙酯200~300μL和25%氨水100~200μL在剧烈搅拌下以连续液滴的方式加入所述混合液中,密封,室温下避光搅拌10~30h,超声后,离心取沉淀,用无水乙醇反复洗涤沉淀,以脱除莫能菌素,收集的成品干燥后,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有机溶剂为石油醚或正戊烷,或者其它极性比石油醚更小的有机溶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离心条件为:8000~12000rpm离心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和C中干燥温度为30~50℃;步骤D中干燥温度为40~80℃;步骤D中超声功率为100W,频率为40KHz。
5.按照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基于碳点的分子印迹比率荧光探针。
6.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碳点的分子印迹比率荧光探针的以下任一应用:
1)用于雪卡毒素的分离富集;
2)用于雪卡毒素的定性及定量检测;
3)用于制备雪卡毒素检测试剂或试剂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雪卡毒素为P-CTX-3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12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