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廊明间阑额钢木组合结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51114.X | 申请日: | 2021-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2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韩赟;田鹏程;曹志军;孙振江;张有志;史鹏飞;张宇;武亚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1/00 | 分类号: | E04G21/00;E04C3/08;E04B1/58;E04B1/94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智慧管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4 | 代理人: | 马俊平 |
| 地址: | 030006 山西省太原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外廊明间阑额钢木 组合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外廊明间阑额钢木组合结构施工方法,在两个明间平柱的柱头上分别开设一字型通口,通口的两侧开设连接孔;取两块钢垫板分别焊接H型钢梁的两个梁头,并在H型钢梁的腹板上开设若干螺栓孔;每个钢垫板上远离梁头一侧焊接簸箕形托榫,同时簸箕形托榫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两个钢销孔;将簸箕形托榫分别架入通口内,并采用钢销穿过连接孔和钢销孔将簸箕形托榫与柱头固定。本发明在7.8m跨度的阑额内设H型钢梁,形成钢木组合梁,增加其抗弯刚度,确保其挠度小于规范要求,同时阑额的外观可以与建筑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仿古建筑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外廊明间阑额钢木组合结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阑额一般指额枋,额枋也叫檐坊,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柱子上端联络与承重的水平构件。在仿古建筑施工中,当外廊明间柱距跨度较大时,构件下挠弯曲值会变大,选用纯木制构件无法满足使用要求,必须设法增加该跨阑额、普柏坊的抗弯刚度,减小变形,目前没有一种结构能达到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外廊明间阑额钢木组合结构施工方法,在7.8m跨度的阑额内设H型钢梁,形成钢木组合梁,增加其抗弯刚度,确保其挠度小于规范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外廊明间阑额钢木组合结构施工方法,
步骤一、在两个明间平柱的柱头上分别开设一字型通口,通口的两侧开设连接孔;
步骤二、取两块钢垫板分别焊接H型钢梁的两个梁头,并在H型钢梁的腹板上开设若干螺栓孔;
步骤三、每个钢垫板上远离梁头一侧焊接簸箕形托榫,同时簸箕形托榫的侧壁开设有至少两个钢销孔;
步骤四、将簸箕形托榫分别架入通口内,并采用钢销穿过连接孔和钢销孔将簸箕形托榫与柱头固定;
步骤五、根据H型钢梁的外轮廓制作前阑额和后阑额,并在前阑额和后阑额与H型钢梁的螺栓孔对应位置开设沉头孔,将前阑额扣合与H型钢梁的前侧,将后阑额扣合与H型钢梁的后侧,螺栓穿过沉头孔和螺栓孔将前阑额和后阑额固定在H型钢梁上;
步骤六、制作与沉头孔对应的暗销,采用木工胶将暗销安装入沉头孔内;
步骤七、对前阑额和后阑额进行喷底漆处理。
进一步,在所述钢垫板、所述H型钢梁和所述簸箕形托榫加工前先后分别进行抛丸处理和镀铬处理。
进一步,所述抛丸处理和所述镀铬处理的时间间隔不得大于3h。
进一步,步骤七中,在喷底漆处理后需要在底漆表面喷涂薄型防火涂料。
进一步,所述H型钢梁的长度为7.8m。
进一步,所述簸箕形托榫的长度为0.5m。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7.8m跨度的阑额内设H型钢梁,形成钢木组合梁,增加其抗弯刚度,确保其挠度小于规范要求,同时阑额的外观可以与建筑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一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11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