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以及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50858.X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07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张晓良;孔令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信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3B5/00;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唐振北 |
地址: | 2017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驱动 装置 摄像 以及 移动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以及移动终端。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外壳和底座组件,外壳罩设在底座组件上并与底座组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镜头座,镜头座活动设置在容置空间的内部;第一弹性支撑组件,第一弹性支撑组件为多个,多个第一弹性支撑组件支撑在镜头座与底座组件之间或者支撑在镜头座与外壳之间,多个第一弹性支撑组件绕镜头座的周缘设置,且多个第一弹性支撑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弹性支撑组件通电以使第一弹性支撑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产生形变并带动镜头座沿Z轴方向运动或者带动镜头座相对Z轴偏斜。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摄像装置的驱动装置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摄像机或者照相机,通常会采用焦距可调或者自动对焦的镜头,而调节的过程则是改变镜头的位置,用于驱动镜头移动通常是用驱动马达。目前,手持式摄像装置—尤其是手机的摄像头的自动调焦基本全部使用音圈电机(Voice Coil Motor,VCM)来完成,音圈马达是一个由线圈和磁石组成的系统。通电后的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电磁力,由于电磁力的作用驱使绕线载体沿镜头光轴方向(即Z轴)作直线移动,绕线载体最终停留于环状线圈与驱动磁石之间产生的电磁力与上弹簧及下弹簧的弹性力的合力达到相均衡状态时的位置点。
虽然音圈电机具有技术成熟、成本低、噪音低等优点,但是随着摄像装置对摄像要求的增加,音圈电机在存在磁干扰、推力不足、结构及性能不稳定的问题。例如:双摄马达被开发应用于各种中高端手机中,但实际运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扰难点,特别是两颗双摄马达彼此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磁干扰现象,影响双摄马达效果的正常发挥,音圈马达无法避免该缺陷,同时,各种改进方案都容易造成马达结构复杂,组装工艺难度的提升;音圈马达中各个部品之间的电气性导通和连接组装均通过焊接、热铆、点胶等方式实现,同时线圈通电需要通过上/下弹簧连通,导致线圈通电的通路较长,由于音圈马达部品数较多,需要焊接、热铆、点胶处较多,当手机一旦在受到跌落撞击等外力时,马达由于外力震荡容易导致内部焊接点或点胶处拉扯脱落或弹簧变形等现象,最终马达内部的电气性能和组合结构受到破坏,影响马达正常性能的发挥,给拍摄效果带来不利后果。
目前镜头的OIS防抖基本常用的有两种技术,一种是SHIFT(平移式)方式,另一种是TITLE(移轴式)方式。其中,平移式通过直接平移镜头来补偿运动,而移轴式则是选择倾斜镜头来补偿。SHIFT方式的工作原理是在整个平台上有二组音圈马达,就是X、Y轴控制抖动,Z轴控制的是AF。二组马达的驱动方式都是线圈驱动式。Z轴的工作原理和正常的AF工作原理是一致的。TITLE方式的光学防抖功能工作原理是在一个运动载体上有四组线圈,通过四组线圈的分别通电,进行控制AF过程中的光轴变化。从运用来说,SHIFT和TITLE在防抖功能方面来说,都可以达到光学防抖的效果,目前市场上的手机基本运用了都是该两种方式中的其中一种。同时,主要采用悬丝等支撑的平移型防抖结构,利用电流改变悬丝的长度,带动镜头沿X-Y轴反向移动,减少光轴中心与被摄物之间移动的幅度。而现有的移轴型防抖结构,普遍结构复杂,不利于组装工艺。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摄像装置的驱动装置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镜驱动装置、摄像装置以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像装置的驱动装置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透镜驱动装置,包括外壳和底座组件,外壳罩设在底座组件上并与底座组件之间形成容置空间,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容置空间内的:镜头座,镜头座活动设置在容置空间的内部;第一弹性支撑组件,第一弹性支撑组件为多个,多个第一弹性支撑组件支撑在镜头座与底座组件之间或者支撑在镜头座与外壳之间,多个第一弹性支撑组件绕镜头座的周缘设置,且多个第一弹性支撑组件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弹性支撑组件通电以使第一弹性支撑组件的至少一部分产生形变并带动镜头座沿Z轴方向运动或者带动镜头座相对Z轴偏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信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信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08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式图像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旋转爆震燃烧室的燃油自动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