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软件数据加密系统及其加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50102.5 | 申请日: | 2021-10-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4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婷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迪壹六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31 |
| 代理公司: | 武汉世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3 | 代理人: | 万仲达 |
| 地址: | 51803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计算机软件 数据 加密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软件数据加密系统及其加密方法,该加密系统及其加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加密的算法简单,加密数据容易被破解,安全性差,且加密后的数据没有分块存储,不能充分利用存储空间的技术问题。该加密系统包括后台管理模块、数据输入模块、加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该加密系统及其加密方法利用后台管理模块对使用软件的用户身份进行验证,起到第一重的数据保护,然后通过加密模块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经过数据填充、添加信息长度和数据处理,加密方式复杂,不易破解,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利用分块单元,将文件切割成长度大小不一的数据块,便于数据块的存储,减少存储空间的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软件数据加密系统及其加密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的信息承载体,它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形成互联互通的网络,随着在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对数据的收集、共享、处理和存储,数据的安全得不到保证,加密是确保数据安全最重要的环节。
目前,公开号为CN106453398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数据加密系统,包括: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安全区域,所述安全区域用于容纳需要进行安全保护的应用;监听单元,用于监听与数据项的内容改变相关的操作;控制单元,用于判断所述数据项的存储位置,并且在所述数据项的存储位置位于安全区域中时,将所述操作标识为加密操作;以及加密单元,对所述加密操作所涉及的数据项进行加密。其能够保证在安全区域被攻破的情况下,安全区域内存储的敏感数据不会被恶意方获取,但该系统及其加密方法,存在加密的算法简单,加密数据容易被破解,安全性差,且加密后的数据没有分块存储,不能充分利用存储空间。
因此,针对上述加密系统及加密方法容易被破解的问题,亟需得到解决,以改善加密系统的使用场景。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软件数据加密系统及其加密方法,该加密系统及其加密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加密的算法简单,加密数据容易被破解,安全性差,且加密后的数据没有分块存储,不能充分利用存储空间的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计算机软件数据加密系统及其加密方法,该加密系统包括后台管理模块、数据输入模块、加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
所述后台管理模块包括登录单元、用户管理单元和在线升级单元,所述登录单元根据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来验证用户的身份,登录成功后,用户才可以进行相应的数据输入、数据修改、数据查询操作,所述用户管理单元的功能包括新建用户、删除用户和修改用户的角色,所述在线升级单元在联网状态下自动下载新版本软件,并自动完成软件的安装;
所述数据输入模块包括数据录入单元和第一通信单元,所述数据录入单元通过计算机将需要存储的文本数据录入系统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数据在系统内的不同模块之间的传输;
所述加密模块包括加密单元和第二通信单元,所述加密单元包括数据填充、添加信息长度和数据处理,所述加密单元将数据输入模块发送的明文数据转化成密文数据,实现对数据的加密,所述数据填充之后再填充上原消息的长度,可用来进行的存储长度为64位,如果消息长度大于264,则只使用其低64位的值,使添加信息长度操作后最终消息长度为512的整数倍,所述数据处理把消息分以512位为一分组进行处理,每一个分组进行4轮变换,以4个常数为起始变量进行4组函数计算,重新输出4个变量,以这4个变量再进行下一分组的运算,如果已经是最后一个分组,则这4个变量为最后的结果,所述第二通信单元用于对加密后数据的传输。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包括分块单元和第三通信单元,所述分块单元将一个大的数据分割成多个小数据块,从而便于数据的存储,且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所述第三通信单元用于数据在系统内的不同模块之间的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迪壹六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迪壹六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501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