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冶金镶套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49547.1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8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荣;崔祝庆;王俊辉;王伟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州长和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F5/10 | 分类号: | B22F5/10;B22F3/02;B22F3/10;B22F3/24;B22F3/26;C22C38/02;C22C38/04;C22C38/08;C22C38/12;C22C38/16 | 
| 代理公司: | 山东知圣律师事务所 37262 | 代理人: | 张露露 | 
| 地址: | 261400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冶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末冶金镶套及其制备方法。原料:钢粉90‑97份、铜粉0‑2.5份、石墨0.1‑1份、碳化硅/硅粉0.1‑1份、MnS 0.1‑0.8份、润滑剂0.5‑1.2份、粘结剂0.1‑0.4份;所述的钢粉为Fe 95‑99份、Mo 0.4‑1.7份、C 0‑0.01份。通过采用碳化硅/硅粉作为成核点以及其聚并的特性,促进边缘致密化,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及摩擦性能;提高镶套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末冶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末冶金镶套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目前,粉末冶金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交通、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兵器、生物、新能源、信息和核工业等领域,成为新材料科学中最具发展活力的分支之一。粉末冶金技术具备显著节能、省材、性能优异、产品精度高且稳定性好等一系列优点,非常适合于大批量生产。
新能源汽车用电动机轴承的承载套,即镶套,与轴承间隙配合,因电动机的特性,运转时产生大量的热,会导致轴长度产生较大的变化,轴承在镶套内滑动,抵消轴的长度变化。因此要求镶套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并且需要耐磨;现有电机镶套以45#钢进行调质处理后加工,加工量大,额外的热处理浪费能源及材料;粉末冶金工艺生产,无需热处理。
发明内容
针对现阶段新能源汽车电动机的镶套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采用碳化硅/硅粉作为成核点以及其聚并的特性,促进边缘致密化,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及摩擦性能。另外在烧结过程中采用加压的方式,促使材料非晶化,然后再形成合金,进一步增加材料的耐磨性能,提高镶套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粉末冶金镶套,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钢粉90-97份、铜粉0-2.5份、石墨0.1-1份、碳化硅/硅粉0.1-1份、MnS 0.1-0.8份、润滑剂0.5-1.2份、粘结剂0.1-0.4份;所述的钢粉为Fe 95-99份、Mo 0.4-1.7份、C 0-0.01份。
优选地,还包括镍粉,所述的镍粉的加入量为0-4份。
优选地,所述的粘结剂为:丁烯-丙烯共聚物。
上述粉末冶金镶套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混料、压制:称取钢粉、铜粉、石墨、1/2碳化硅/硅粉、MnS、润滑剂、2/3粘结剂,混合均匀后压制成型;然后表面混匀剩余碳化硅/硅粉、粘结剂,压制成型;
(2)烧结硬化:氮气或氩气氛围下1000-1200℃下烧结20-40min;然后在氮氢混合气氛中于1000-1200℃下烧结20-40min, 段增加循环装置,冷却速度至1-3℃/s;
(3)浸防锈水:将步骤(2)的产品放入防锈水中;
(4)精加工:按设计要求进行精车加工;
(5)二次浸防锈水:对加工件再次放入防锈水中,烘干,即得成品。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部分碳化硅/硅粉为碳化硅/硅粉质量的1/3-2/3;部分粘结剂为粘结剂质量的1/2-3/4。
优选地,所述的步骤(4)过程替换为:整形,按设计要求进行整形加工。
本发明采用碳化硅/硅粉作为烧结过程中粘结剂及润滑剂处理产出的气泡的成核点,以及其聚并的特性,促进边缘致密化,提高材料的致密度及摩擦性能。另外在烧结过程中采用加压的方式,促使材料非晶化,然后再形成合金,进一步增加材料的耐磨性能,提高镶套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州长和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莱州长和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95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