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49426.7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99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恒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D1/38 | 分类号: | B66D1/38;B66C11/04;B66C11/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王乾 |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驱动 电动葫芦 | ||
1.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包括葫芦壳体(1)、设置于所述葫芦壳体(1)上的行走小车(2),所述葫芦壳体(1)内转动设置有卷筒(11),所述卷筒(11)上卷绕有链条(12),所述链条(12)下端设置有吊钩(121),所述葫芦壳体(1)两端设有驱动所述卷筒(11)转动的电机(15),所述电机(15)上设有制动器(151),所述电机(15)同轴连接有减速器(14),所述减速器(14)和卷筒(11)之间通过联轴器(1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壳体(1)底部的一端设置有铰接柱(16),所述铰接柱(16)的下端铰接有铰接板(3),所述铰接板(3)上滑动设置有沿卷筒(11)长度方向滑移的滑块(31),所述链条(12)滑动贯穿铰接板(3),所述葫芦壳体(1)上设有带动铰接板(3)远离铰接柱(16)一端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带动铰接板(3)绕着铰接柱(16)转动后,驱使滑块(31)抵接于链条(12)并滑动;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滑移于葫芦壳体(1)内的驱动杆(35)、设置于卷筒(11)上和驱动杆(35)相连的传动件(36),所述传动件(36)用于通过卷筒(11)的转动而带动驱动杆(35)滑动,所述铰接板(3)开设有供驱动杆(35)穿过的通孔(37),所述驱动杆(35)穿过通孔(37)的一端设有抵接铰接板(3)底壁的抵接块(355),所述驱动杆(35)摆动于所述通孔(37)内;
所述传动件(36)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杆(35)侧壁上的齿条(361)、啮合于所述齿条(361)上的齿轮(362),所述卷筒(11)远离铰接柱(16)的一端同轴连接有转轴(111),所述齿轮(362)同轴连接于转轴(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5)的上端设有上光滑段(351),所述行走小车(2)侧壁上设有供上光滑段(351)穿过的延伸板(21),所述上光滑段(351)位于延伸板(21)下方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353),所述固定板(353)和延伸板(21)之间的上光滑段(351)套设有弹簧(354),所述弹簧(354)的上端和延伸板(21)固定连接、下端和固定板(353)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54)用于拉动驱动杆(35)上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5)的下端设有下光滑段(352),当所述吊钩(121)抵接于铰接板(3)底壁时,所述铰接板(3)远离铰接柱(16)的一端抵接于葫芦壳体(1)底壁,此时所述齿轮(362)滑动抵接于下光滑段(3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1)开设有供所述链条(12)穿过的滑孔(312),所述滑孔(312)内转动连接将链条(12)朝铰接柱(16)抵接的滑轮一(3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孔(312)内转动连接于与滑轮一(33)相对应的滑轮二(34),所述滑轮二(34)将链条(12)朝驱动杆(35)的方向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动力驱动式电动葫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3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条(311),所述铰接板(3)内开设有供所述滑条(311)滑移的滑槽(321),所述滑条(311)用于限制所述滑块(31)脱离铰接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恒起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恒起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942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