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弧室变开距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9415.9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5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殷晓刚;冯恩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H01H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白文佳 |
地址: | 710077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弧室变开距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灭弧室变开距装置,该装置通过卡爪和限位件,其中:卡爪包括卡套和卡紧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卡爪上方,限位件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曲面;所述卡紧件顶部与限位曲面接触,所述卡紧件的底部通过弹性件与卡套内底部连接,所述卡紧件的一侧通过转轴和卡套内侧壁连接。通过拉动时联动夹紧,复位时自然释放的装置,对灭弧室动端简易工装快速夹紧、拉开距和释放,实现灭弧室的快捷自动拉开距作业,结构简单,且仅需要一套动力和控制,适用真空灭弧室生产和检测中大批量、高效率变开距作业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灭弧室老炼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灭弧室变开距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手动调开距工装,分别采用凸轮式、螺纹式、杠杆式调节开距;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化方式调开距,对于灭弧室动端夹紧使用一个动力(两者均采用气动式,对灭弧室开距拉开使用另一个动力,均采用两套装置和动力配合完成调开距作业。现有技术多采用手动方式调灭弧室开距,变开距装置较少且结构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拉动时联动夹紧,复位时自然释放的装置,对灭弧室动端简易工装快速夹紧、拉开距和释放,实现灭弧室的快捷自动拉开距作业,结构简单,且仅需要一套动力和控制,适用真空灭弧室生产和检测中大批量、高效率变开距作业要求。同时,满足电流老炼、高压老炼、真空度检测、绝缘检测等工艺对自动开距作业的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灭弧室变开距装置,包括卡爪和限位件,其中:所述卡爪包括卡套和卡紧件;所述限位件设置在卡爪上方,限位件的内侧壁设置有限位曲面;所述卡紧件顶部与限位曲面接触,所述卡紧件的底部通过弹性件与卡套内底部连接,所述卡紧件的一侧通过转轴和卡套内侧壁连接;所述卡爪下端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卡紧件的夹持端与灭弧室的动触头通过工装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传动件,所述卡爪通过传动件与驱动件连接。
进一步的,卡套内设有至少一组卡紧件,一组卡紧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卡紧件。
进一步的,所述卡紧件的顶部圆弧面位于限位曲面正下方;所述卡紧件的夹持端设置有与工装匹配的曲面。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外侧设置有限位面和导向面,卡爪上的卡套径向与限位件的导向面间隙配合,轴向接触限位件的限位面;所述导向面和卡套的内侧壁接触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工装为连接在动触头末端的轴,轴的末端设置有限位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件为拉力弹性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支撑板和底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限位件的顶部,所述支撑板下表面与限位件上表面接触;所述底板设置在驱动组件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灭弧室,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和灭弧室的底部下表面接触,所述灭弧室内设置有动触头和静触头,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动触头的孔,所述静触头设置在动触头的上方并与灭弧室顶部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动触头的下端面挖设有用于放置工装的孔,所述工装卡设在孔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设置当卡套套设在限位件的导向面的末端时,卡紧件在弹性件的拉力以及重力作用下,卡紧件的顶部沿限位曲面滑动,直至卡紧件夹紧在工装上,同时,当装置内动静触头处于全开距状态时,卡紧件与工装夹紧;在动静触头接通,卡爪向上移动,卡紧件的顶端与限位曲面接触,装置的设置有效的解决了真空灭弧室的变开距作业问题,同时在物件抓取、移动和释放工装或装置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市场经济效益可期,通过卡爪与限位件配合运动实现拉动时联动夹紧、复位时自然释放的变开距装置,完成对灭弧室动端的快速夹紧、变开距、快速释放,动作连续,更为高效,且结构简单,仅需一套动力和控制;本装置适用于真空灭弧室生产和检测中大批量、高效率变开距作业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高压电器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94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