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孔带有凸台的薄壁类圆筒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9117.X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43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毛永;王久源;胡东蓬;张敏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北方红阳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达恒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9 | 代理人: | 时移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薄壁 圆筒状 零件 机械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孔带有凸台的薄壁类圆筒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普通数控车床上先完成管体的粗车內形—粗车外形—半车外圆基准;步骤二、选用带转台或分度头的四轴加工设备,并采用自制专用夹具包裹管体工件的半车外圆部分。本发明通过本加工工艺有效的解决了管体工件内形两端用普通数控车床分多道序精车加工,受多次装夹误差、加工和装夹变形因素影响,导致加工精度差,及排铁屑困难,切削状态差,及插削加工面与车削加工面不重合,导致过切或留有残量和实际加工中按照半精加工留量所引起的停机测量、判断偏差量、调整坐标系中心、修改程序、加工余量较大,花费大量时间粗插去量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孔带有凸台的薄壁类圆筒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零件内孔凸台是机械设计中常见且重要的结构,管体零件为铝合金材质的薄壁类圆筒状零件,内形结构特殊,精度要求高,外形则有孔、槽结构,对管体零件的图纸尺寸、结构特点和加工工艺线路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发现,认为内孔凸台及凸台两侧倒角的加工是整个零件的加工难点;原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是:普通数控车床粗车外圆—粗车左端内孔—粗车右端内孔—半精车外圆—精车左端内孔—精车右端内孔—精车外圆—插床插削内孔凸台—加工中心内孔凸台两侧倒角—加工中心铣削外圆上的槽孔钻孔攻丝,经原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加工后的管体质量不能满足图定要求,影响加工质量、精度和效率主要原因有以下几项:1、装夹变形等因素影响,内孔、外径的同轴度达不到0.02mm要求。(管体)两端面的平行度达不到0.02mm要求;2、内形用普通数控车床加工排铁屑困难,切削状态差,内孔表面粗糙度达不到1.6的要求;3、薄壁类圆筒状零件受多次装夹误差、加工变形、装夹变形等因素影响,插削加工工件内孔凸台时,加工坐标系的中心与其实际的内孔中心存在一定偏差,该偏差会导致插削加工面与车削加工面不重合,出现过切或留有残量。因此,实际加工中按照半精加工留量、停机测量、判断偏差量、调整坐标系中心、修改程序、多次重复以上步骤,至直到内孔凸台加工达成品为止,费时费力;4、车削后的工件直接进行插削加工时,加工余量较大,须花费大量时间粗插去量,导致整体插削加工时间较长,插削加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不影响加工质量,精度高和效率高的内孔带有凸台的薄壁类圆筒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孔带有凸台的薄壁类圆筒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普通数控车床上先完成管体的粗车內形—粗车外形—半车外圆基准;
步骤二、选用带转台或分度头的四轴加工设备,并采用自制专用夹具包裹管体工件的半车外圆部分,一次装夹后,进行精镗两端内形—铣内形—铣凸台內形成品—铣凸台两端倒角成品—插凸台的步骤;
步骤三、采用普通数控车床通过镗孔刀先对管件工件进行两端的端面精镗,然后再对管件两端的内孔圆柱面的粗精镗削;
步骤四、选用T型立铣刀对无法用镗刀直接加工管体工件口部以下的内形圆柱面进行铣削内形;
步骤五、步骤四完成后再通过T型立铣刀预先对管体工件内壁凸台四周进行粗铣加工,快速去除大部分余量,随后经过铣削后,管体工件的内壁凸台成形;
步骤六、采用成型倒角刀对管体工件内壁凸台的两端进行倒角铣削加工;
步骤七、采用插削刀具对管体工件内孔中的凸台及周边区域进行精加工至成品尺寸;
步骤八、在普通数控车床上以内孔为基准完成精车外形;
步骤九、在加工中心上完成铣钻孔并攻丝。
所述管体工件的两端内孔在加工时可采用不同直径的镗刀进行加工。
所述工件内壁凸台两端的倒角均为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北方红阳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北方红阳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91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