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腐熟剂进行全量秸秆腐熟还田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47533.6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1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 发明(设计)人: | 赵健;王彩芬;马丁;罗艳;王永宏;张文杰;沈静;赵如浪;蔡启明;吕甫;吴旭研;冯伟东;张娇;张维军;郭娇;李彩虹;杨益春;王平;吴瑞;刘继霞;刘江;刘洋;王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育种中心) |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C05F11/00;C05F17/10;C05F17/20 |
| 代理公司: | 银川瑞海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4104 | 代理人: | 贠天娥 |
| 地址: | 750000 宁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腐熟 进行 秸秆 还田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腐熟剂进行全量秸秆腐熟还田的方法,包括剔除病株‑初步粉碎‑二次粉碎‑施用腐熟剂‑施撒氮肥‑深翻‑耙耱‑冬灌等步骤。本发明利用秸秆腐熟剂促进北方低温环境下秸秆快速腐熟,所采用的秸秆腐熟剂中含有能快速分解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耐低温细菌、真菌、放线菌和活性酶,能使秸秆和有机废物迅速分解腐熟形成生物肥料。秸秆快速腐熟可释放秸秆中的磷、钾等元素,并产生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减少无机化肥使用量,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向秸秆撒施适量氮肥,可加快秸秆腐熟速度且不降低土壤中氮素含量;灌冬水可以保证北方冬季土壤具有一定的土壤湿度,为秸秆腐熟提供必要的湿度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秸秆还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腐熟剂进行全量秸秆腐熟还田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人们追求高产量和施肥环节简便,对耕地长期只施用无机化肥很少施有机肥,造成我国耕地质量和土壤肥力普遍下降,目前我国30%的土地有机质含量不到1%。
秸秆还田是把不宜直接作饲料的秸秆(如麦秸、玉米秸和水稻秸秆等)直接或堆积腐熟后施入土壤中的一种方法,农业生产的过程也是一个能量转换的过程。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新鲜有机物料,在归还于农田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腐解作用,就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玉米秸秆还田可较好地解决土地质量下降、有机质低含量的问题,可以改良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增加有机质和营养物氮、磷、钾含量,可降低长期受机械作业碾压板结土壤的硬度,增加土壤的空隙、通透性,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为作物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还可以改良盐渍土。
但是,北方冬季地温低,土壤湿度低,秸秆还田相关配套技术不完善,造成还田的玉米秸秆腐熟度差,对后茬播种、耕作、农艺操作等带来不便,严重影响了秸秆还田的积极性。因此在北方,大部分秸秆处理以焚烧为主,焚烧造成较为严重的空气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利用腐熟剂进行全量秸秆腐熟还田的方法,通过利用腐熟剂结合施加氮肥,促进北方低温环境下秸秆快速腐熟,释放秸秆中的磷、钾等元素,并产生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增加土壤有机质,提升土壤肥力,减少无机化肥使用量,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腐熟剂进行全量秸秆腐熟还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剔除病株:在秋季玉米成熟后、收获前,人工剔除病株;
(2)初步粉碎:利用机械收获玉米,将秸秆进行初步粉碎;
(3)二次粉碎:玉米机械收获后,秸秆呈绿色、含水量在30%以上时,利用秸秆粉碎机再次粉碎秸秆,使得粉碎后秸秆长度低于10cm,并将秸秆均匀分布于地表;
(4)撒施氮肥:喷洒腐熟剂前,向秸秆施撒氮肥,每亩用量为10~15kg;
(5)施用腐熟剂:向秸秆施撒颗粒秸秆腐熟剂或喷施液体腐熟剂,其中:所述颗粒腐熟剂每亩用量为1kg,与适量的细砂土混匀后,均匀地撒在秸秆上;所述液体腐熟剂每亩用量为1000mL,均匀喷施于秸秆上;
(6)深翻:腐熟剂施用后立刻用秸秆还田犁进行深翻,深翻深度为20~30cm,将秸秆全部翻入土中,地面无明显粉碎秸秆裸露;
(7)耙耱:深翻犁地后待表土晾干后进行机械耙耱,达到无明暗坷垃、土碎地平;
(8)冬灌:在冬季地表温度低于6℃时,进行冬灌,亩灌水量不少于50m3,保证灌足、灌匀。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玉米病株包括玉米丝黑穗病及顶腐病玉米植株。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秸秆二次粉碎后长度为5~6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育种中心),未经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作物育种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75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