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管道减震支架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47243.1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17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沈竹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威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035 | 分类号: | F16L55/035;F16L3/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乐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85 | 代理人: | 苏杰 |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业 管道 减震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业管道减震支架,属于工业管道技术领域。它包括至少两个柔性减震块,所述至少两个柔性减震块能够相互拼合形成供工业管道穿过的内腔,至少两个柔性减震块之间通过金属连接件相紧固,至少两个柔性减震块的内周面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口,每个所述安装口内均固定安装有可弹性伸缩的金属减震器。本发明的减震支架能够根据工业管道的实际应用环境情况,分别吸收高频振动和低频振动,从而使得减震支架具备良好的减震效果,同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易组装,适合大规模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管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工业管道减震支架。
背景技术
在地震灾害频发的地区,对于房屋中管道的减震可以说是重中之重,尤其是燃气管道,一旦发生破裂将造成更大的灾害,目前,对于管道的减震多是针对埋地管道以及地面裸露的管道,而针对室内管道尤其是贯穿楼板的竖直管道仍未有较好的解决方案,无法做到很好的抗震动。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CN201110226949.X、申请日为2011年08月09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压力管道径向减振消力支架,它包括下托块和下底板,压力管道支承在下托块上,下托块支承在下底板上,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底板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立式固定支架,与压力管道两侧相配的两个径向夹块分别与对应的支撑板相连,支撑板通过各自的紧固连接件与对应的立式固定支架相连,在所述的紧固连接件上、所述的立式固定支架和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弹性支撑组件。该发明不仅可以保持管系的刚性,而且能消除管系径向产生的振动应力,能满足压力管道减振支撑的要求;
申请号为CN202110748491.8、申请日为2021年07月02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消除压力管道径向压力的高压减震支架,它包括下压块位于底座的上方,下压块的两侧边具有凹槽,减震组件的数量为两组,每组减震组件分别位于凹槽处,上压块位于下压块的上方,管道本体设置于上压块与下压块之间,石墨环套设在管道本体的外部,上压块的上方具有两个安装孔,固定组件的数量为两组,每个安装孔的内部均设置有固定组件,通过两组减震组件对下压块的减震,两组固定组件设置在上压块的上方,加强上压块与下压块的固定,加强对管道本体的夹持,便能够对水管的水平方向的径向进行减震。
上述技术方案中虽然都能够对工业管道起到减震的作用,但其装置结构均较为复杂,不适合实际应用中的大规模推广。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业管道减震支架结构较为复杂、不适合大规模推广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管道减震支架,在保证结构简化、易组装的同时,使得减震支架减震性能良好。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工业管道减震支架,包括至少两个柔性减震块,所述至少两个柔性减震块能够相互拼合形成供工业管道穿过的内腔,至少两个柔性减震块之间通过金属连接件相紧固,至少两个柔性减震块的内周面均开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口,每个所述安装口内均固定安装有可弹性伸缩的金属减震器。
其优选的技术方案为:
如上所述的一种工业管道减震支架,每个柔性减震块上均包括一弧形槽,所述至少两个柔性减震块相互拼合时相邻柔性减震块之间的弧形槽内周面之间自然圆弧过渡。
如上所述的一种工业管道减震支架,至少两个柔性减震块上的安装口相互对称设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工业管道减震支架,所述柔性减震块设置有两个,所述柔性减震块的外型面为矩形、内周面为半圆周形,两个柔性减震块相互抵持的端部均设置有缺口,两个柔性减震块相互拼合时两个柔性减震块的缺口之间形成其中一个安装口。
如上所述的一种工业管道减震支架,所述柔性减震块设置有四个,所述柔性减震块之间关于工业管道呈阵列设置,至少有一个安装口设置于柔性减震块的内周面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威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威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72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