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载体根际促生菌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47136.9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24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琚淑明;李培根;朱芝宜;李林玉;宋珂;杨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N63/22 | 分类号: | A01N63/22;A01P21/00;C05G3/00;C05G3/40;C12N1/2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李妮 |
| 地址: | 221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载体 根际促生菌 应用 | ||
一种铁载体根际促生菌的应用,具体为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应用于预防和/或治疗香樟缺铁性黄化病。铁载体促生菌的发酵方法:将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转移至pH为8.0~10.0的LB液体培养基中,于26~30℃、140~160r/min条件下震荡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得到种子菌液;将种子菌液按2%体积比例的接种量接种于pH为8.5~10.5的新鲜LB液体培养基中,振荡培养发酵得到发酵液。计算发酵液中的有效活菌数,再将发酵液进行离心,弃去上清液,用水将发酵液稀释成活菌浓度为109CFU/mL的发酵稀释液后浇灌或喷施于种植香樟的土壤中。本发明能有效防治香樟缺铁性黄化病,且工艺简单、环境安全、持效期长、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载体根际促生菌的应用。
背景技术
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 Linn.)为樟科樟属常绿乔木,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代表树种,又是世界著名的五大树种之一。香樟树形整齐美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且具有抗风、耐烟尘、吸收各种有毒气体等功能,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树种和园林绿化树种。在我国江苏及以南各省多有栽培。香樟属于缺铁敏感性植物,其缺铁性黄化病在栽培地区广有报道。
缺铁性黄化病是由于植物体内Fe元素含量相对过低而导致的叶片黄化、植物生长势衰弱、甚至危害植物生存的一种生理性病害。国内外学者对植物缺铁性黄化病致病原因及相关机理进行了大量而深入的探讨。研究认为导致植物缺铁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植物功能性吸收障碍,表现为环境中有铁而不能被吸收;二是土壤中植物有效铁(Fe2+)含量过低,表现为没有足够的铁被植物吸收与利用。铁在土壤中大量存在,居矿质元素第四位,但是多以植物无效态形式存在。pH值是影响土壤中植物铁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显示土壤pH值每升高1,有效铁含量降低两个数量级,碱性土壤环境条件下,由于其pH值过高(7.0),导致土壤中的铁多为植物不可利用的Fe3+。据调查,世界范围内40%面积土地呈碱性,我国江苏、四川、河南、安徽、甘肃等省分布着大面积的碱性土壤,在这些地区,植物缺铁性黄化病也多被报道,尤其对缺铁敏感的植物,例如香樟、桉树、梨树、葡萄、柑橘等植物,缺铁导致叶片黄化,经济产量降低。
针对碱性土壤导致的缺铁性黄化病的致病原因,大量专家进行了相应防治措施的研究与实践,而研究显示这些方法与途径虽然能缓解植物缺铁,但都存在自身的弊端。施用铁肥是最直接简易的矫治措施,目前常见的铁肥种类有无机铁肥、螯合铁肥、有机铁肥、缓释铁肥,常用施用方式主要是以下几种:叶面喷施、土壤施用、树干注射。叶面喷施铁肥是一种矫治植物缺铁黄化的常用方法,对于一些价格比较昂贵的铁肥来说叶面喷施的方法可以节约成本,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铁肥不易附着于叶面、持效期短、常需要多次喷施、局部有效等。土壤施用铁肥是通过对缺铁土壤施用铁肥来改善植物缺铁黄化,一般施用无机铁肥即硫酸亚铁,但在碱性土壤上施用的无机铁肥由于氢化作用最终会转化为氢氧化铁,因此无机铁肥在碱性土壤中的效果很差,不仅用量大且持效短。树干注射是将铁肥直接注入香樟树干内,避免了铁的氧化及有效性短等问题,但树干注射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钻孔力度、钻孔深度把握不当等会影响液体流速,输液浓度控制不当将会导致香樟产生病害或死亡,同时该方式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增加生产成本。
土壤施用有机肥不仅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有效铁含量,促进土壤养分的释放及有效性产生,有机肥肥效平稳且持久性强,但见效慢,是一个长期改良土壤的方法。
土壤局部酸化就是通过向土壤中施酸化剂来降低土壤pH值,从而增加土壤中有效铁含量改善香樟黄化病,但使用酸化剂改良所需时间较长,且以传统的灌溉方式全田施用酸化剂会产生很大的成本,同时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或盐渍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载体根际促生菌的应用,能有效防治香樟缺铁性黄化病,且具有工艺简单、环境安全、持效期长、成本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71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并联液力缓速器的轴系润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基于视觉和触觉的交互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