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6646.4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5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冯沅;靳永富;孟春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仕生物科技(常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24 | 分类号: | A61F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姚宝然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压 远端 输送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其中,该远端外管包括管体,管体在未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弯曲预设的第一角度;管体在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弯曲预设的第二角度,或保持为平直管状,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本申请通过使管体在未收纳介入瓣膜时保持一种弯曲状态,可以在管体收纳介入瓣膜后,依靠介入瓣膜的刚性,使管体由自然弯曲状态转变为平直或者接近平直的状态,此时,管体因发生弹性变形会产生向管体弯曲方向上的应力,由此,在过弓时,管体将不会提供弯曲阻力,甚至还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将介入瓣膜拉向管体弯曲方向上的力,管体受到血管弯曲部位的导向可以更容易的弯曲变形,从而提高了该远端外管的过弓能力。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在介入瓣膜利用输送系统通过血管送到植入部位过程中,装有介入瓣膜的远端外管在过主动脉弓过程中需要按弓的大小进行弯曲变形,才能通过弓。介入瓣膜及其输送系统的过弓能力是评判产品性能的重要元素之一。
过弓能力强,瓣膜临床操作容易,手术风险得以降低。反之,过弓能力差,在输送系统过弓中会导致弓部血管的损伤,而带来并发症的风险;严重时,会出现无法过弓而导手术失败。
现有技术中装有介入瓣膜的外管变形能力差,难以通过小半径的弓,导致小半径的弓的患者无法进行治疗。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压弯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输送系统的外管难弯曲而导致过弓能力差的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预压弯远端外管,其中,包括用于收纳介入瓣膜的管体,所述管体在未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弯曲预设的第一角度;所述管体在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弯曲预设的第二角度,或保持为平直管状,所述第二角度小于第一角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角度为30°~90°,所述第二角度为0~10°。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环缝和多个第二环缝,相邻两个所述第一环缝之间形成第一环筋,相邻两个所述第二环缝之间形成第二环筋,所述第一环筋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环筋的长度;
所述管体上还形成有两条纵筋,所述第一环筋和所述第二环筋均连接于所述纵筋;
所述管体在未收纳介入瓣膜的状态下向所述第二环筋的一侧弯曲。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纵筋的宽度范围值为0.5~2m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环筋和所述第二环筋在轴向上的宽度范围值为0.2~1m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环缝和所述第二环缝在轴向上的宽度范围值为0.1~0.5mm。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环缝和所述第二环缝与所述纵筋相连位置处均形成为弧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环筋和所述第二环筋均为螺旋分布或平行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环筋的弧长与所述第二环筋的弧长之比为1.05~1.25。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输送系统,包括手柄组件和连接管路,所述手柄组件与所述连接管路相连,其中,所述输送系统还包括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预压弯远端外管,所述连接管路上远离所述手柄组件的一端与所述预压弯远端外管的近端相连。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仕生物科技(常熟)有限公司,未经金仕生物科技(常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66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伺服电机的高精度自动插针装置
- 下一篇:易过弓远端外管及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