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6195.4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66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耀军;徐卫刚;郭嘉;于一雷;林广旋;陈粤超;何文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3/00 | 分类号: | A01G13/0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张金铭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花米草 治理 方法 应用 | ||
1.一种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开花期前使用银黑双色薄膜覆盖互花米草25-50天后对其进行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覆盖互花米草30-45天;
优选地,所述银黑双色薄膜包括相对设置的银色面和黑色面,其中,覆盖互花米草时,所述黑色面朝向互花米草,所述银色面远离所述互花米草;
优选地,所述互花米草的生长地包括滩涂地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互花米草返青季进行覆盖;
优选地,在生长季进行覆盖时,将互米花草的高度刈割至20c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黑双色薄膜的材质为PE;
优选地,所述银黑双色薄膜的厚度≥18μm;
优选地,所述银黑双色薄膜的厚度为18-20μm;
优选地,所述银黑双色薄膜的透光率<15%;
优选地,所述银黑双色薄膜的拉伸最大力值>4N;
优选地,所述银黑双色薄膜的抗拉强度>20Mpa;
优选地,所述银黑双色薄膜的直角撕裂强度>125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互花米草预处理后再使用所述银黑双色薄膜覆盖;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是将互花米草的宿存高度控制在20c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互花米草的生长地为滩涂时,所述银黑双色薄膜的铺设方向为垂直于海岸线且沿着海至陆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银黑双色薄膜覆盖后形成覆盖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区的起始边缘和终端边缘埋入滩涂;
优选地,所述埋入的深度≥15cm;
优选地,使用木桩卷边后埋入;
优选地,所述覆盖区上部采用压条+地钉的方式间隔固定;
优选地,所述覆盖区上部采用沉积物埋压的方式辅助固定;
优选地,所述地钉的长度不小于35c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互花米草的治理方法在治理互花米草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花米草的生长地包括滩涂地带;
优选地,所述滩涂地带包括红树林林外海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新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61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越野车车身前机舱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