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四孔微结构光纤集成的纤内微流控传感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6134.8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61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吴继旋;李叶;张诚;白华;江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1 | 分类号: | G01N21/41;G01N21/45;G01N21/01;G02B6/245;G02B6/25;G02B6/2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7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四孔 微结构 光纤 集成 纤内微流控 传感 器件 | ||
1.一种基于四孔微结构光纤集成的纤内微流控传感器件,属于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其特征为:由超连续谱光源(1)、四孔微结构光纤微流传感单元(2)、光谱分析仪(3)、微流泵(4)、废液池(5)组成,所述四孔微结构光纤微流传感单元(2)由开孔毛细管光纤(7)、(8)分别形成待测样品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微流泵(4)以及废液池(5)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四孔微结构光纤集成的纤内微流控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孔微结构光纤微流传感单元(2)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一段单模光纤和毛细管光纤分别去除涂覆层,用酒精擦拭后用切割刀将端面切平,利用光纤在线微加工平台将单模光纤和毛细管光纤对齐熔接;
2)使用二氧化碳激光器在步骤1)所得单模光纤-毛细管光纤上距熔接点20微米、50微米处分别对毛细管光纤壁进行打孔,孔径控制在10微米;
3)利用光纤在线微加工平台将步骤2)所得结构距熔接点30微米处的毛细管光纤进行切割;
4)将另一段单模光纤去除涂覆层,用酒精擦拭干净后用切割刀将端面切平,然后利用光纤在线微加工平台将该单模光纤与步骤3)剩余的开孔毛细管光纤进行对齐熔接,熔接完成后利用光纤在线微加工平台对距离熔接点30微米处的毛细管光纤进行切割;
5)将一段四孔微结构光纤去除涂覆层,用酒精擦拭后用切割刀将端面切平,然后利用光纤在线微加工平台把该四孔微结构光纤与步骤3)所得单模-开孔毛细管光纤对齐熔接,熔接完成后,利用光纤在线微加工平台在距离熔接点2厘米处的四孔微结构光纤进行切割;
6)利用光纤在线微加工平台将经过步骤5)处理后的结构与步骤4)所得的单模-开孔毛细管光纤对齐熔接。基于四孔微结构光纤集成的纤内微流控传感器件与微流泵(4)和废液池(5)相连,使用微流泵(4)通过所述开孔毛细管光纤向传感器内匀速泵入折射率匹配液,便可实现光纤内部微流体折射率传感测量。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基于四孔微结构光纤集成的纤内微流控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模光纤包层直径为125微米,纤芯直径为8.2微米,所述四孔微结构光纤包层直径为125微米,纤芯直径为8微米,空气孔直径为25微米,所述毛细管光纤外径为125微米,内径为50微米。
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基于四孔微结构光纤集成的纤内微流控传感器件,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的折射率匹配液是由不同浓度的甘油配置而得,折射率范围为1.333-1.340。
5.一种基于四孔微结构光纤集成的纤内微流控传感器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超连续谱光源(1)、四孔微结构光纤微流传感单元(2)、光谱分析仪(3)依次串联,并将微流泵(4)和废液池(5)通过开孔毛细管光纤(7)和开孔毛细管光纤(8)与传感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工业大学,未经天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613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通量聚酰胺中空纤维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金属阻隔片浇口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