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梯级人工湖的水流动节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5985.0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3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新;王耀兴;王巍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长新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3/00;E02B8/00;E03B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梁永昌 |
地址: | 734000 甘肃省张掖市***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梯级 人工湖 水流 节能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级人工湖的水流动节能系统,让没有水源补给的人工湖里的水流动起来,使“死水”变“活水”,增强人工湖的环保作用;充分利用湖水自身的势能和独特机械设计的相互作用让水循环起来,水泵只起辅助作用,从而大大节约了其他能源;水动轮与提水轮的设计,将古代文化融入现代文明之中,再现了古代生产力与原始智慧,提升了观赏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湖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基于梯级人工湖的水流动节能系统。
背景技术
人工湖是干旱少水地区常见的景致。由于长时间的“一潭死水”没有经常补给的源头活水,使得人工湖成了“污水塘”,这是干旱少水地区人工湖的共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是让“死水”变“活水”,让水流动起来。而在没有水源补给和少损失湖水的情况下既能让人工湖里的水流动起来,又要尽量少的消耗其他能源,这就是本技术解决的难题。所以,一种基于梯级人工湖的水流动节能系统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基于梯级人工湖的水流动节能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梯级人工湖的水流动节能系统:包括两个以上具有纵向修筑隔水堤的人工湖泊连接,所述各人工湖泊依次按竖向高度排列形成阶梯并连接,相邻连接的人工湖泊之间设置有循环子系统;
所述循环子系统包括落差堤坝、泄水槽、水动轮、提水轮、变速装置以及接水槽;所述泄水槽设置于隔水堤一侧落差堤坝上;所述水动轮设置于泄水槽下端;所述提水轮设置于低水位人工湖泊隔水堤与泄水槽相对一侧的落差堤坝下方;所述变速装置设置于低水位人工湖泊隔水堤上靠近落差堤坝处,所述水动轮与提水轮的中心轴要与变速装置连接;所述接水槽设置于提水轮的上端,且延伸至高水位人工湖泊中。
作为改进,所述高水位人工湖泊与低水位人工湖泊落差筑足3米,且纵向修筑隔水堤与落差堤坝连成一体。
作为改进,所述水动轮与提水轮的中心轴要在一个平面上横向平行设置。
作为改进,所述提水轮一侧设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将低水位人工湖泊中的水泵到高水位人工湖泊中。
作为改进,所述落差堤坝两侧及靠近落差堤坝的湖水中设置围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让没有水源补给的人工湖里的水流动起来,使“死水”变“活水”,增强人工湖的环保作用;
2)充分利用湖水自身的势能和独特机械设计的相互作用让水循环起来,水泵只起辅助作用,从而大大节约了其他能源;
3)水动轮与提水轮的设计,将古代文化融入现代文明之中,再现了古代生产力与原始智慧,提升了观赏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梯级人工湖的水流动节能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梯级人工湖的水流动节能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3是本发明一种基于梯级人工湖的水流动节能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如图所示:1、人工湖泊,2、循环子系统,3、落差堤坝,4、隔水堤,5、泄水槽,6、水动轮,7、提水轮,8、变速装置,9、接水槽,1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一种基于梯级人工湖的水流动节能系统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结合附图1-3,一种基于梯级人工湖的水流动节能系统,包括两个以上具有纵向修筑隔水堤4的人工湖泊1连接,所述各人工湖泊1依次按竖向高度排列形成阶梯并连接,相邻连接的人工湖泊1之间设置有循环子系统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长新,未经王长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5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