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图形类题目的作答及判定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45085.6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8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何贵甲;张奎;郭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智会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583 | 分类号: | G06F16/583;G06F16/5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倪杨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图形 题目 作答 判定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面向图形类题目的作答及判定方法和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从待做题目中识别出作答所需输入的图形元素;生成图形输入法页面,填充所述图形元素至所述图形输入法页面中;通过所述图形元素辅助作图,在所述图形输入法页面中生成图形答案;将所述图形答案转换成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和参数;获取所述待做题目的目标答案;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函数表达式和所述参数与所述目标答案进行比对,输出比对结果。通过本发明,能够让学生在答案中绘制图形,并且将图像转换成函数式及参数的组合与题目的答案进行自动比对,实现既能考察学生的绘图和知识点掌握能力,又能自动、快速对题目进行批改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面向图形类题目的作答及判定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教育AI化的大趋势,在线自适应学习成为未来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方向。其中,“做题-批改”环节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如何完整的还原用户真实的做题场景,尤其是实现快速、精准的判定则是首要待解决的问题。然而,其中部分题目类型无法实现在线化的作答及自动化的判定,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图形类的题目。图形类题目的直观表现就是需要录入可视化的答案,包括但不限于点、线、面、体等元素。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具备图形相关的知识,并能完成图形相关的答案录入。例如考察“垂直线段”知识点时候,在应用题目中不仅考察用户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让其学会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还考察用户的做图能力,让其掌握垂线段的画法。
图形类题目的作答和判定方式,目前主要有如下三种形态:
1)将图形类题目进行变换。变换的方式为,将图形类的题目变换成选择题,进而完成学生的作答和判定。该方法能完成学生的作答和判定,但图形类题目转化为选择题,是将作图的标准答案和易错答案告诉学生,让学生进行选择,只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不能考察学生作图能力。
2)结合学生纸质化作答,通过提供拍照的功能进行学生作答结果的搜集。该方法能实现学生作答,但是不能完成判定,并且要学生拍照上传纸质作答结果,增加学生的操作成本,不利于学生在线学习。此外,该方法还需要老师对图形题进行人工判定,浪费老师大量的教学时间。
3)增加外接设备,如手写笔、手写板,完成学生在线化作答。该方法虽然学生的作答行为都是系统中完成,但还是不能完成自动精准判定。因为很多图形类题目对结果的要求是非常精准的,而通过图像处理等技术进行的比对结果只是一个概率结果而不是精确结果,会导致答案判定的误差。且购买外接设备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本。
综上,针对目前面向图形类题目的作答和判定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方案能够满足相关知识的教学和学习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图形类题目的作答及判定方法和装置,针对现有的图形类题目的作答和判定方法无法兼顾对学生的图形类知识点进行多方面考察,以及能提高做题、题目批改效率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在答案中绘制图形,并且将图像转换成函数式及参数的组合与题目的答案进行自动比对,实现既能考察学生的绘图和知识点掌握能力,又能自动、快速对题目进行批改的有益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图形类题目的作答及判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从待做题目中识别出作答所需输入的图形元素;生成图形输入法页面,填充所述图形元素至所述图形输入法页面中;通过所述图形元素辅助作图,在所述图形输入法页面中生成图形答案;将所述图形答案转换成对应的函数表达式和参数;获取所述待做题目的目标答案;根据预设规则将所述函数表达式和所述参数与所述目标答案进行比对,输出比对结果。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从待做题目中识别出作答所需输入的图形元素”包括:加载待做题目;从所述待做题目中提取题目特征;基于所述题目特征到预设图形库中进行匹配,识别出对应的图形元素。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图形元素包括目标图形元素以及与所述目标图形元素相关联的备选图形元素,其中,所述备选图形元素被作为干扰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智会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智会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50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处理方法、计算系统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下一篇:区块链交易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