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橡胶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45022.0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1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黎晓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晓英 |
| 主分类号: | C08L83/07 | 分类号: | C08L83/07;C08L83/05;C08K7/26;C08K5/5445;B01D50/00;B01D53/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6000 河南省商丘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橡胶 弹性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橡胶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通入管、过滤装置、导管和喷淋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球形壳体、第一电机、转轴、滚动壳体和减缓装置,所述通入管的右侧连接有球形壳体,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球形壳体的右侧,所述第一电机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部与滚动壳体连接,所述减缓装置安装在滚动壳体上。该硫化过滤装置,通过球形壳体、滚动壳体、固定壳体和转动轮之间的配合作用,进而实现了带动活性炭颗粒围绕球形壳体的内侧壁进行滚动的目的,从而达到了增大活性炭颗粒与硫化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解决了由传统活性炭为静止状态造成活性炭的与气体的接触面积较小、活性炭利用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橡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硅橡胶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硅橡胶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通过硫化工艺处理,进而使得硅橡胶成型,在硫化气体与硅橡胶反应过后,对于废弃的硫化气体的过滤排放操作时是至关重要的。
现有的硅橡胶弹性材料硫化气体的过滤装置主要存在如下技术缺陷:其一、传统滤气装置采用活性炭与气体相接触,但活性炭为静止状态,进而导致活性炭的与气体的接触面积较小,造成活性炭利用率低下,初步过滤效果不佳的问题;其二、传统滤气装置采用喷淋对气体进行二次过滤,但气体流经喷淋的路径为笔直路径,进而导致有害物质与喷淋气雾的接触角度过于单一,从而造成喷淋过滤效率低下,浪费大量水资源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橡胶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橡胶弹性材料,包括以下物料配比:摩尔质量为5.5X105g/mol、乙烯基摩尔分数为0.15%的110-2甲基乙烯基硅橡胶100份;4#气相法白炭黑45~55份;硅氮烷0.6份;含氢硅油1~3份;抑制剂、铂催化剂。
一种硅橡胶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混炼、将摩尔质量为5.5X105g/mol、乙烯基摩尔分数为0.15%110-2甲基Z烯基硅橡胶加入炼胶机包辊,加入结构控制剂硅氮烷0.6份、补强剂4#气相法白炭黑45~55份,薄通5遍;
S2:反炼、将混炼制得的物料下片,进行热处理,将热处理后的胶料在炼胶机上返炼,打卷下片即得混炼胶,将混炼胶分为A、B两组分,A组分加入含氢硅油,B组分加入铂催化剂;
S3:挤出、将A、B两组分按1:1投入炼胶机,同时加入抑制剂混匀,切料待用;
S4:硫化成型、用橡胶挤出机将A、B两组混匀后的物料通过热空气硫化通道硫化成型。
进一步的,硫化成型步骤中所需要的硫化温度200~300℃区间,制备的硅橡胶弹性材料采用胶管状,且胶管的尺寸大小与挤出速度大小呈正比关系。
硫化过滤装置包括通入管、过滤装置、导管和喷淋装置,所述通入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喷淋装置;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球形壳体、第一电机、转轴、滚动壳体和减缓装置,所述通入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球形壳体,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球形壳体的右侧,所述第一电机的左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右端部与滚动壳体固定连接,将与制备硅橡胶过程中所使用过的硫化气体通入到通入管当中,随后硫化气体通过通入管的引导作用流入到球形壳体的内部,由于球形壳体与滚动壳体之间填充有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活性炭颗粒,与此同时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使得转轴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滚动壳体进行同步转动,由于滚动壳体上固定连接有分布均匀的固定壳体与转动轮,使得其在转动的同时带动活性炭颗粒围绕球形壳体的内侧壁进行滚动,从而达到活性炭颗粒在滚动的同时增大与硫化气体接触面积的效果,所述减缓装置固定安装在滚动壳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晓英,未经黎晓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5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