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行程气体流动风筒及其造雪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44921.9 | 申请日: | 2021-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11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徐荣吉;宋文昊;刘佳维;王瑞祥;吴海峰;崔桢;张鸿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C3/04 | 分类号: | F25C3/04 |
代理公司: | 江苏长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78 | 代理人: | 刘威威 |
地址: | 10261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程 气体 流动 及其 造雪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行程气体流动风筒及其造雪机,其中,风筒包括风筒筒体以及周向间隔均布在风筒筒体内壁上的若干个导流板,导流板沿风筒筒体的轴线方向呈螺旋渐进线进行长度延伸,且由风筒风扇马达端向风筒喷嘴端延伸,导流板的高度延伸方向均朝向风筒筒体的中心,并围成中心轴向气体通道;本发明中贴风筒筒体内壁轴向流动的气流,均经过导流板后产生旋流,不存在沿风筒内壁轴向流动的冷空气不经过导流板就直接轴向射出抛洒在环境的现象,旋流改变了气体在筒体内的流向,使其沿风筒内壁形成纵向涡,增长了冷空气的流动行程,使得雾化小水滴与冷空气的接触时长,掺混更加剧烈,换热更加充分,同时提高冰核漂浮的时间,使其生长更大,提高造雪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风筒以及造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行程气体流动风筒及其造雪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旅游娱乐、影视剧制造等场景中,经常需要人工制雪,以形成降雪的场景或制造积雪的环境;
造雪机成雪原理有两种:第一种是利用制冰装置生产出片冰,然后以片冰为原料造雪,该方法流程繁琐复杂,造出雪质较差;第二种是采用高压水与压缩空气混合造雪,由压缩机产生的高压空气输送到风筒前的核子器、中心核子器、水喷嘴,同时水经过过滤器过滤后,水气经合理计算,在高压下充分的混合,形成雾状,再经过风扇马达将雾状的水气经流体抛射散开形成雪核,雪核在低温空气中遇冷形成雪花;
现有的造雪机主要还是采用第二种方法,即依靠外部冷环境,将雾滴与冷空气进行充分换热形成冰晶冰核,进而继续形成雪花;目前现有的造雪机,风扇马达在风筒后侧,从外部环境抽吸冷空气进入到风筒内部;现有造雪机依赖外部冷环境,雾滴接触时间短,换热不充分,导致造雪量不足;现有技术中存在申请号为200420072748.4的一种带有气体涡流管的造雪装置,其利用涡流管的冷热性,将其通过压缩空气管道连接在空气压缩机上,这样做的目的是拓宽工作范围,减少造雪机对环境的依赖,但是其生产制造成本较大,并且装置过分依赖空气压缩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为增加雾化小水滴在射出喷嘴后与外部冷空气对流换热的时间,减少造雪机对雪况的依赖,现提供一种基于产生旋流的基础上实现换热更充分技术目的的大行程气体流动风筒及其造雪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行程气体流动风筒,包括风筒筒体以及周向间隔均布在所述风筒筒体内壁上的若干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沿所述风筒筒体的轴线方向呈螺旋渐进线进行长度延伸,且由风筒风扇马达端向风筒喷嘴端延伸,所述导流板的高度延伸方向均朝向所述风筒筒体的中心,并围成中心轴向气体通道。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截面形状类最速下降曲线,其中薄弱端与所述风筒筒体内壁相连接。
优选地,若干所述导流板的螺旋渐进线均以一定螺圈数和螺距绕所述风筒筒体的轴心做圆周阵列。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的数量至少为四个。
优选地,所述导流板均垂直于所述风筒筒体的内壁。
优选地,若干所述导流板的螺旋直径随其延伸方向长度的增加而逐步缩小。
优选地,若干所述导流板的螺旋渐进线的螺圈数均在0-1内取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造雪机,包括应用上述所述的大行程气体流动风筒。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建筑大学,未经北京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49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