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摄食行为检测和分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4381.4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51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尤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11 | 分类号: | A61B5/11;A61B5/389;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何志欣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摄食 行为 检测 分析 装置 | ||
一种用于摄食行为检测和分析装置,其至少包括,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个体进食系统的动作信号,处理单元,其用于处理动作信号,处理单元基于预设的饮食规则按照时序检查检测单元获取的个体张口、咀嚼和吞咽动作信号,当动作信号本身或者动作信号之间处理形成的饮食参数不符合饮食规则时,向外界发送报警信息,其中,张口、咀嚼和吞咽的动作信号是基于检测该动作参与相关肌细胞的静息电位逆转信号来实现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护理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摄食行为检测和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一些病患或者失能人群的生活护理,尤其是针对由于患病或者年老而不能够控制其自身的进食行为的,其经常由于病理或者生理的原因而在进食时不会产生吞咽的动作或者吞咽动作产生异常,通常这些患者不能够正常进食或者进食过程、进食周期不规范,为保证该类患者维持生命正常的饮食营养摄入,需要对其的摄食行为进行检测和分析以应用至护理当中。
然而现有技术中缺乏针对个体进行饮食时按顺序产生的各部位动作变化以及变化参数来判断个体是否按照预设的规则进行饮食的方案,导致个体在进食时的情况不明,不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吞咽困难的老人或者失能人员的监护,另外现有技术中缺乏对个体进食时其相关参与的肌肉的静息电位变化信号进行检测应用。另一方面,对于长时间需要监护的个体,由于看护人员工作繁忙,其通常是处于无人工看护的状态,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机器持续检测的方案来对个体的饮食情况进行监护,但是由于人员进食的时间占一天中总时间的比例很低,且进食时间不能够明确确定至某一时段,采用长时间检测的方式不仅会产生大量的检测数据以及计算任务,还会造成检测设备的能源大量损耗,尤其是对于可跟随个体移动的穿戴式检测设备,其工作续航将会收到很大的影响,而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声音传感器作为检测单元的一种,但是此种传感器不仅会产生大量的声音识别计算难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个体对个人隐私泄露的担忧。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摄食行为检测和分析装置,其至少包括,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个体进食系统的动作信号,处理单元,其用于处理动作信号,处理单元基于预设的饮食规则按照时序检查检测单元获取的个体张口、咀嚼和吞咽动作信号,当动作信号本身或者动作信号之间处理形成的饮食参数不符合饮食规则时,向外界发送报警信息,其中,张口、咀嚼和吞咽的动作信号是基于检测该动作参与相关肌细胞的静息电位逆转信号来实现的。
本发明通过将个体的饮食动作按照饮食系统的各个部分的肌肉动作以时序的顺序进行划分,以各肌肉的静息电位产生逆转所代表的肌肉产生激励动作为基础,在机器处理中描述个体饮食的各项饮食参数,并且利用预设的符合正确或者护理需求的饮食规则来自动判定个体饮食中不规范的事件,通过自动判断,自动报警的功能使得看护人员无需时刻人工观察个体的日常生活,即可以在个体产生异常饮食时对个体进行提醒,大量减少看护人员的工作难度,提升工作效率。
优选地,张口、咀嚼和吞咽的动作信号是分别检测口轮匝肌、咬肌和咽喉肌的肌细胞的静息电位逆转信号获得的,每一次动作信号代表一次促动该肌肉的激励。
优选地,在持续检测模式过程中,采用振动或者肌电传感器构建的检测单元来检测口轮匝肌动作信号以及检测伴随性的同时或者延后声带振动信号来确定精确检测模式的开始或者切换时间,其中持续检测模式至少在检测单元数量、种类、检测数据量、数据处理量方面小于精确检测模式。
优选地,当检测到口轮匝肌动作信号并且同时或者在一段预设的延后时间内检测到伴随性的声带振动信号时,控制装置维持在持续检测模式,当未检测到声带振动信号时,控制装置开启或者切换为精确检测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43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膜片质量检测装置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突变波形的差值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