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时分模式多频段收发信机及多频段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43940.X | 申请日: | 2021-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1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 发明(设计)人: | 钟武宁;赵爱民;刘畅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B1/44 | 分类号: | H04B1/44 |
| 代理公司: | 广东南越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09 | 代理人: | 许春兰;李琪 |
| 地址: | 51065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时分 模式 频段 收发 信号 发送 接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时分模式多频段收发信机及多频段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涉及收发信机技术领域。时分模式多频段收发信机包括发射链路、接收链路、反馈链路、第一选择开关与第二选择开关;反馈链路用于发射链路的输出信号反馈与天线驻波信号反馈;本发明通过第一选择开关、第二选择开关将发射链路、接收链路与反馈链路结合成一体,在需要接收射频信号,第一选择开关导通环形器与接收链路,在需要发射链路输出信号反馈时,第二选择开关导通发射链路与反馈链路,在需要天线驻波信号反馈时,第二开关配合第一开关导通环形器与反馈链路,从而满足移动通信基站小型化、硬件极简化、低成本、低功耗的发展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发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分模式多频段收发信机及多频段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低频段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更高的频段及更大的带宽逐渐被应用在移动通信领域。无线基站产品正朝着宽带化和多频段的方向发展,传统多频段收发信机包括发射通道、接收通道和反馈通道,每个频段分别采用独立的收发通道及反馈通道对多频段信号进行处理,这种实现方法增加收发信机的复杂度,体积大、成本高、功耗大,不能满足移动通信基站小型化、硬件极简化、低成本、低功耗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时分模式多频段收发信机及多频段信号发送和接收方法,用于满足移动通信基站小型化、硬件极简化、低成本、低功耗的发展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时分模式多频段收发信机,包括发射链路、接收链路、反馈链路、第一选择开关与第二选择开关;
发射链路的输出端通过环形器与天线连接,发射链路用于传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频段的射频信号或不同频段的射频信号合路后的合路射频信号给天线发射;
接收链路用于接收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
反馈链路用于发射链路的输出信号反馈与天线驻波信号反馈;
第一选择开关包括选择端与至少两个不同的支路端,第一选择开关的选择端与环形器连接,第一选择开关的一个支路端与接收链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一选择开关用于接通环形器与接收链路,或接通环形器与反馈链路;
第二选择开关包括选择端与至少两个不同的支路端,第二选择开关的选择端与反馈链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选择开关的一个支路端与发射链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选择开关的另一个支路端与第一选择开关的另一个支路端连接,第二选择开关用于接通发射链路与反馈链路,或配合所述第一选择开关接通环形器与反馈链路。
本发明的时分模式多频段收发信机,通过第一选择开关、第二选择开关将发射链路、接收链路与反馈链路结合成一体,在需要接收射频信号,第一选择开关导通环形器与接收链路,在需要发射链路输出信号反馈时,第二选择开关导通发射链路与反馈链路,在需要天线驻波信号反馈时,第二开关配合第一开关导通环形器与反馈链路,从而满足移动通信基站小型化、硬件极简化、低成本、低功耗的发展需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选择开关的一个支路端通过耦合器与发射链路的输出端连接;和/或
环形器与天线之间连接有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用于滤除干扰信号与杂散信号。因此,耦合器将发射链路的射频信号按照设定的功率分配出一路给反馈链路,第二选择开关导通发射链路与反馈链路进行发射链路输出信号反馈;带通滤波器主要滤除预设频带外的干扰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选择开关的一个支路端与发射链路的输出端之间连接有第一数控衰减器,第一数控衰减器用于将接收的射频信号调整至预设幅度;和/或
第二选择开关的另一个支路端与第一选择开关之间连接有第二数控衰减器,第二数控衰减器用于将接收的射频信号调整至预设幅度。因此,第一数控衰减器与第二数控衰减器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调整至预设幅度,方便后续的信号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未经广东省新一代通信与网络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39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