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碳烯烃聚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3479.8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3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晶;王鑫;樊宏飞;王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110/10;C08F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烯烃 聚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低碳烯烃聚合方法,所述方法以低碳烯烃为原料,以介孔ZSM‑23分子筛为催化剂,操作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30~120℃,压力为1.0~6.0MPa,体积空速为0.6~1.5h‑1,优选反应温度为50~90℃,压力为2.0~5.0MPa,体积空速为0.8~1.2h‑1。所述方法用于聚合反应具有活性高,产品选择性好,产物容易分离,减少环境污染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碳烯烃聚合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介孔ZSM-23分子筛为催化剂的低碳烯烃聚合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乙烯产能得到迅速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乙烯生产国。乙烯裂解装置副产的C4、C5馏分分别约占乙烯产量的40~50wt.% 其中烯烃含量在50%以上,所含烯烃具有相当的深加工潜力,除了可以生产中、高聚异丁烯,还可以通过低聚和加氢生产高附加值的异构烷烃溶剂油。因此,如何合理利用乙烯裂解副产物C4、C5烯烃资源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对石化企业挖潜增效、发展精细化工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聚异丁烯通常采用的是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无水三氯化铝溶解在烃类中与异丁烯混合进行均相反应。这种均相反应通常采用传统的搅拌釜式反应器,反应即将开始时,催化剂与原料没有达到均匀混合,会导致异丁烯与催化剂浓度高的区域剧烈反应,反应热无法扩散出现飞温。存在产物收率低,产物分布广,选择性差等问题。这种均相方法还存在生产效率较低,催化剂分离困难、后处理费用高,且产生大量废水废渣,同时三氯化铝具有强腐蚀性,污染环境和腐蚀设备,不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固载化催化剂体系近年来一直是化工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将催化功能组分形成固载化催化剂,不仅能够保持催化剂的活性,还能做到易与反应产物分离并回收利用,极大程度地减少了催化剂、后处理工序的消耗和“三废”排放,在更加绿色环保的同时,还可节约大量成本。因此,在合成油领域,开发催化活性高、催化性能稳定可调、易与产物分离的催化剂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
USP4929800以CCl4、CH3Cl或CH2Cl2等为溶剂,将三氯化铝溶解其中,再加入氧化硅或氧化铝等载体,在50~80℃、N2保护条件下回流数小时或数日,可制得烯烃聚合催化剂。该方法采用溶液法相对简便,但由于溶剂对三氯化铝溶解度低,同时三氯化铝的负载程度取决于载体的孔道结构和尺寸所决定。因此该方法三氯化铝负载效率低,聚合反应活性低,同时造成三氯化铝原料浪费,污染环境。
CN112745183A涉及一种异丁烯齐聚合成异辛烯的方法。依次通过两个串联的叠合反应段,在叠合工艺条件下进行叠合反应;在第一个叠合反应段 中使用常规磺酸树脂,在第二个叠合反应段中使用溴化磺酸树脂。该方法使用的树脂催化剂由于不耐高温,限制了反应条件,因此低碳烯烃聚合只能进行二聚反应。
CN107185560A涉及一种负载型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主要以大孔氧化铝为载体,负载硫酸铁和硫酸镍制备成品催化剂。该催化剂所需反应条件温和,但该方法存在聚合产物分子链长短不一,产物分布广,选择性低的问题。
ZSM-23分子筛是一种高硅铝比的分子筛材料,具有MTT拓扑结构,由十元环构成其一维泪滴状孔道。凭借独特的孔道结构和可调变的酸性质,ZSM-23分子筛在分离吸附及催化领域广泛应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ZSM-23为微孔分子筛,受孔道尺寸限制,其在处理较大分子的转化时能力有限。因此,为了进一步扩展其应用范围,制备性能优良的富含介孔的ZSM-23分子筛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34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