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气体检测的管道测漏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3245.3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16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普奇地质勘探设备研究院(普通合伙) |
主分类号: | G01M3/28 | 分类号: | G01M3/28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54 | 代理人: | 樊俊晟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开福***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气体 检测 管道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体检测的管道测漏方法及系统,应用于基于气体检测的管道测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气源和气体采集装置;所述气体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气源的气体;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气体检测的管道测漏方法,能够对待测管道的泄漏点进行定位,工作原理为:气体从第一端进入待测管道后,沿着待测管道输送,并于泄漏点逸出,并通过土壤向上渗透,并达到地面,则该气体浓度值最大的采集位置点的正下方就是待测管道的泄漏点;因采用气体浓度检测的方式来确定待测管道泄漏点,相比采用声波探测器于地面上进行探测以找到管道漏点的方式,本方法不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噪音的干扰,对管道漏点的定位精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道测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气体检测的管道测漏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地下管道(如水管)也日渐增加;大量且走向复杂的地下管道在出现渗漏时需要对渗漏点及时进行定位,以避免出现漏水损失;目前,对于埋在地下的管道的漏点的的定位是业内难题,没有通用的解决方案;尤其是水管的渗漏,若不及时进行定位修复造成大量水资源浪费。
现有的水管测漏方法大多采用声波探测器于地面上进行探测,以找到管道的漏点;但是这种测漏方式比较粗糙,且漏点定位精度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气体检测的管道测漏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采用声波探测器于地面上进行探测以找到管道的漏点的方式比较粗糙,且漏点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气体检测的管道测漏方法,应用于基于气体检测的管道测漏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气源和气体采集装置;所述气体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气源的气体;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待测管道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确定待测区域,其中,所述气源连通于所述第一端,以使气源的气体通入待测管道,并向所述第二端输送;
获取设于所述待测区域内的采集位置点;
获取所述气体采集装置于每个所述采集位置点采集的气体浓度值;
基于各所述气体浓度值确定待测管道的漏点位置。
优选的,所述系统还包括声音采集装置和主机;所述声音采集装置和所述气体采集装置均通信连接于所述主机;所述获取设于所述待测区域内的采集位置点,包括:
获取多个彼此平行且等间距的待测列,其中,所述待测列垂直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连线,所述待测列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且所述待测列位于所述待测区域内;
获取所述待测列上依次等间距分布的待测点;
获取所述声音采集装置于各所述待测点采集的声音信号强度值;
基于各所述声音信号强度值确定待测管道的路径;
基于待测管道的路径确定所述采集位置点。
优选的,所述基于待测管道的路径确定所述采集位置点,包括:
基于待测区域的土壤密度确定采集间距;
将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确定为采集位置点,并于待测管道的路径上每隔所述采集间距确定一个所述采集位置点,其中,距离所述第一端最近的所述采集位置点和所述第一端的距离为所述采集间距。
优选的,所述基于待测区域的土壤密度确定采集间距采用如下公式确定:
其中,Dc为所述采集间距,单位为米;L1为标准间距,单位为米,表述为当土地为标准密度值时,采集间距的标准取值;M1为待测区域的所述土壤密度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普奇地质勘探设备研究院(普通合伙),未经湖南普奇地质勘探设备研究院(普通合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32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