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A*算法的无人机动态目标航迹规划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43004.9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1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赵梅;吴宇涛;逄涛;高明柯;徐宏;陈美玲;俞谷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31334 | 代理人: | 李佳俊;郭国中 |
| 地址: | 2018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算法 无人机 动态 目标 航迹 规划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A*算法的无人机动态目标航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针对无人机和动态目标活动的室内场景进行环境建模;
步骤S2:针对动态目标,在动态目标匀速运动的前提下,设置动态目标的运动模型,得到动态目标的运动规律,计算动态目标与无人机运动的交汇点,为无人机的航迹规划提供终点;
步骤S3:运用改进的A*算法为无人机的初始位置到无人机最终与动态目标的交汇点之间,计算出一条最优化的无人机飞行航迹线;
所述改进的A*算法是优化A*算法,在计算当前节点n的所有邻近节点的优先级之后,将所有邻近节点的优先级进行对比,选择优先级最高的节点作为下一个节点n,放入open_set表中,其余的节点加入close_set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算法的无人机动态目标航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采用:
步骤S1.1:确定室内墙及障碍物的位置长度因素,建立室内的二维平面图;
步骤S1.2:根据室内的二维平面图,建立二维平面坐标系,确定无人机、动态目标、障碍物的坐标及室内场景的边界条件,进行室内环境建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算法的无人机动态目标航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室内的抽象环境建模中,任意两点的欧式距离采用:
其中,(x1,y1),(x2,y2)分别表示任意两点的坐标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算法的无人机动态目标航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目标的运动模型采用:
动态目标的运动模型以状态空间模型表示:
sk+1=fk(sj,ek) (1)
其中,sk表示动态目标的目标状态,包括动态目标的位置与速度;ek表示过程噪声;fk表示与时间有关的向量函数,决定了动态目标的运动规律;k表示采样时刻;
运用二阶的匀速运动模型的离散模型来计算动态目标的运动模型fk;
其中,T表示采样间隔;e(k)表示零均值的白噪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算法的无人机动态目标航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采用:根据动态目标的运动模型fk,确定无人机与动态目标交汇时的时间t和动态目标在时间t时的坐标位置(x,y)。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A*算法的无人机动态目标航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采用:
步骤S3.1:计算起点的所有邻近节点的优先级,并将所有邻近节点的优先级进行对比,选择优先级最高的节点作为下一个节点并放入open_set表中,将当前其余的邻近节点放入close_set表中;
步骤S3.2:将选择的下一个节点作为当前起点,并判断当前起点是否为终点,当不是终点时,则重复触发步骤S3.1至步骤S3.2,直至当前起点为终点,得到最优化的无人机飞行航迹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A*算法的无人机动态目标航迹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起点的所有邻近节点的优先级采用:
l(n)=g(n)+h(n)
其中,l(n)表示节点n的综合优先级;g(n)表示节点n距离起点的代价;h(n)表示节点n距离终点的预计代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未经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30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