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压主动齿轮锻件闭式模锻成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42262.5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78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叶宁;唐军;冯德文;王彦伟;樊利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J5/02 | 分类号: | B21J5/02;B21J3/00;B21J1/06;B21J13/02;B21J13/14;B21K1/30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张武鹏 |
| 地址: | 71380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主动 齿轮 锻件 闭式模锻 成型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材料热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压主动齿轮锻件闭式模锻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用自动下料机切取坯料,坯料规格为φ41×50;步骤二:将坯料在200℃~300℃预热;步骤三:将高温润滑剂均匀喷涂至预热后的坯料表面;步骤四:在电转炉中通入惰性气体,将喷涂高温润滑剂后的坯料放入充满惰性气体的电转炉加热至1120℃并保温;步骤五:保温结束后将坯料置于闭式模具中进行闭式模锻;步骤六:通过顶出装置将锻件从闭式模具中取出。本方法锻件成形性良好,解决了锻件传统普通模锻方式成形困难及材料消耗较大的难题,实现产品的稳定交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热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压主动齿轮锻件闭式模锻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14CrMnSiNi2MoA增压主动齿轮作为无人机发动机用关键部件,一般采用自由锻或普通模锻成形方法,随着无人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这两种成形方法成形生产此类锻件材料消耗较大,同时锻件流线容易切锻影响最终性能,另外,传统航空锻件生产均采用开式或带残余毛边的成形工艺,在模锻成形后需另外增加切边工序。为降低成本,缩短制造流程,提升锻件性能,探索航空锻件生产的精益化生产的新工艺。对本发明特提出一种针对14CrMnSiNi2MoA增压主动齿轮锻件的闭式模锻成型方法,可以实现类似结构航空锻件的闭式模锻技术的应用推广,实现该类型锻件的无毛边精益化短流程制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压主动齿轮锻件闭式模锻成型方法
一种增压主动齿轮锻件闭式模锻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自动下料机切取坯料,坯料规格为φ41×50;
步骤二:将坯料在200℃~300℃预热;
步骤三:将高温润滑剂均匀喷涂至预热后的坯料表面;
步骤四:在电转炉中通入惰性气体,将喷涂高温润滑剂后的坯料放入充满惰性气体的电转炉加热至1120℃并保温;
步骤五:保温结束后将坯料置于闭式模具中进行闭式模锻;
步骤六:通过顶出装置将锻件从闭式模具中取出。
进一步,所述步骤二中,坯料预热时间1h~2h。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高温润滑剂喷涂厚度为0.06mm~0.1mm。
进一步,所述步骤四中,坯料加热至1120℃后保温40min~50min。
进一步,所述闭式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
所述增压齿轮锻件从下到上依次包括:夹持部、齿轮部和杆部;
下模型腔从下到上依次为夹持部型腔、齿轮部型腔和圆柱型腔;
上模为圆柱形冲头;圆柱形冲头内设有杆部型腔;
上模圆柱形冲头外径与下模圆柱型腔内径为间隙配合,间隙0.1mm~0.15mm。
进一步,所述下模夹持部型腔底部设有顶出孔。
进一步,所述上模杆部型腔顶部设有排气孔。
进一步,所述下模齿轮部型腔出模斜度为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闭式模锻工艺中,通过采用高温润滑剂和电转炉通入惰性气体综合保护坯料表面,防止坯料加热时出现氧化皮,有利于锻件填充及脱模;采用闭式模锻设计,通过设计冲头与下模之间的合理的模具间隙,防止锻件出现方向毛刺,防止抱死冲头现象出现;在上模杆部型腔顶部设计排气通孔,增加锻件填充效果。以上综合效果缩短工艺流程,降低锻件生产成本,提高了工艺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增压主动齿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宏远航空锻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22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纯化水循环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改善线圈板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