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机清洗装置及应用有该清洗装置的吸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2111242068.7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3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发银;张岩;韩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林辉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机 清洗 装置 应用 吸油烟机 | ||
1.一种风机清洗装置,包括蜗壳(1)和设置在蜗壳(1)内的叶轮(2),所述蜗壳(1)上开设有进风口(13),所述进风口(13)处设置有进风口圈组件(3),所述进风口圈组件(3)包括进风口圈(31),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圈(31)为中空的结构并且内部构成有储液腔(316),所述储液腔(316)用于与清洗介质源流体连通,所述进风口圈组件(3)还包括用于将储液腔(316)内的清洗介质喷射出的喷嘴(33;33’);
所述进风口圈(31)包括环状的安装部(311)、由安装部(311)的径向内侧径向延伸的径向导流部(312)以及由径向导流部(312)向蜗壳(1)内延伸的轴向导流部(313),所述安装部(311)安装在蜗壳(1)外侧位于进风口(13)周边的位置,所述安装部(311)、径向导流部(312)和轴向导流部(313)构成进风口圈本体;
所述进风口圈(31)还包括第一隔板(314)和第二隔板(315),所述第一隔板(314)由安装部(311)的径向外侧向蜗壳(1)内延伸,所述第二隔板(315)由第一隔板(314)远离安装部(311)的端部向轴向导流部(313)位于蜗壳(1)内的一侧延伸;
所述进风口圈本体、第一隔板(314)和第二隔板(315)构成的封闭空间成为所述储液腔(316),所述喷嘴(33;33’)设置在第一隔板(314)或第二隔板(31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3)设置在进风口圈(31)的第一隔板(314)上而位于进风口圈(31)的蜗壳(1)内的朝向蜗壳(1)内侧壁面的一侧,并且沿着进风口圈(31)的周向间隔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机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3)包括互相连接的第一喷射部(331)和第二喷射部(332),所述第一喷射部(331)和第二喷射部(332)内形成连通的喷射流道(3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机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部(331)穿过进风口圈(31),所述第一喷射部(331)的一端位于储液腔(316)内而一端则位于进风口圈(31)外,所述喷射流道(333)贯穿第一喷射部(331)位于储液腔(316)内的一端,从而在贯穿的位置构成进液口(33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机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射部(332)位于进风口圈(31)外侧,所述喷射流道(333)贯穿第二喷射部(332)远离第一喷射部(331)的一端,从而在贯穿的位置构成出液口(33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部(331)呈圆柱形,所述第二喷射部(332)呈扁平的形状,所述第一喷射部(331)和第二喷射部(332)之间渐变过渡,所述出液口(335)呈狭缝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335)的喷射角度与叶轮(2)到喷嘴(33)的圆心射线成一定的角度γ,γ<18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射部(331)沿着与叶轮(2)的径向所在平面平行的方向延伸,所述出液口(335)沿着与叶轮(2)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1)还包括蜗舌(14)和出风口(15),所述喷嘴(33)与储液腔(316)的安装角为β并且是渐变的,由靠近蜗舌(14)处向靠近出风口(15)处,沿着蜗壳(1)的型线延伸方向β逐渐增大。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机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33)与蜗壳(1)内侧壁面的入射角为α,并且满足α的范围10~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20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巨藻GST基因在聚球藻对铜离子胁迫的耐受性中的应用
- 下一篇:清洗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