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链互操作系统、方法、介质及数据处理终端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41209.3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53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 发明(设计)人: | 林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69/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张晓博 |
| 地址: | 321004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跨链互 操作系统 方法 介质 数据处理 终端 | ||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跨链互操作系统、方法、介质及数据处理终端,跨链互操作系统,包括中继联盟链、跨链网关、CCIP协议与应用链;所述中继联盟链是整个跨链系统的中枢,用于负责应用链及其用户的管理和跨链事务的管理;所述跨链网关作为中间路由节点,用于连通应用链与中继联盟链,并具有协议转换功能;所述CCIP协议用于中继联盟链与应用链之间的消息传输;所述应用链是参与跨链交互的区块链平台,公链、联盟链和私链均可参与到本跨链系统中。本发明提供的基于联盟自治的区块链跨链互操作系统为不同区块链之间的交互需求提供了一个安全、可靠、且高效的通用化平台,具有先进的技术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区块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链互操作系统、方法、介质及数据处理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区块链技术兴起,大量区块链平台应运而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然而,在区块链技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景下,却隐藏着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跨链互操作。由于区块链独立、封闭的特性以及链与链之间的高度异构化,要在不同区块链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与价值流通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跨链交互难问题导致了区块链“价值孤岛”现象,阻碍了区块链技术进一步落地与全球化发展。
区块链技术被公认为近十几年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之一,它创新的去中心化信任价值体系改变了传统互联网依靠中心化机构建立和维护信任的方式,是未来社会发展中解决信任危机的一种关键性技术,有望像互联网一样重塑人类社会的活动形态。据麦肯锡研究报告指出:区块链技术是继蒸汽机、电力、信息和互联网科技之后,目前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
区块链极具潜力,引起了全球各界人士的高度关注,世界诸多国家已经将区块链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高度,我国亦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将区块链作为国家新基建的重要板块。十几年来,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应用场景的不断推广,区块链已经逐渐被应用于物联网、农业、医疗、供应链、法律、政务等各个领域,各种区块链项目如井喷式涌现,形成了众多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和业务体系,这些区块链应用之间的数据交换、价值流通和应用协同需求日益增长,各个行业对跨链交互的诉求越来越突出,如何建立一种通用、安全、高效的跨链体系标准,满足链与链之间的数据共享、价值流通与业务协同成为了当前区块链研究的重中之重。但是,由于不同的区块链项目是不同的企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设计理念,采用不同的技术框架开发出来的,它们在系统架构、网络拓扑、底层数据结构、共识算法、加密机制、智能合约等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区别,彼此异构化严重,并且区块链天生就具有封闭独立的特性,信息与价值只在各自链上共享与流通,这使得大量的区块链项目成为了一个个孤立的信息和价值体系,如同一座座漂浮在海中的孤岛,要在这些孤岛间进行数据共享与价值流通具有极高技术壁垒。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持续蓬勃发展,未来必将形成多链互联共生的局面,跨链技术不仅能够打破各个区块链系统自给自足的现状,实现平行区块链之间的交互,而且还能突破单个区块链的性能瓶颈,提升区块链的可扩展性,是推动区块链产业大范围快速落地与跨场景融合发展的的强力科技引擎,也是实现链联网和构建信任与价值网络的核心与关键技术。
但是,跨链技术实现难度较大,当前仍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虽然目前已经形成四种较为成熟的跨链方案:公证人机制、侧链/中继、哈希锁定、分布式密钥控制,以及出现了InterLedger、Cosmos、Polkadot等主流跨链项目,但是依旧没有形成统一的跨链标准和稳定通用的跨链体系,各方依旧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而且现有的研究成果都存在一定局限性,要么只停留在理论阶段,要么应用场景狭窄,离实际落地还有不小的距离。跨链技术的发展还有待广大研究人员的探究,要真正实现万链互联的信任与价值互联网,未来必然会遇到大量的困难与挑战。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
(1)现有跨链技术实现难度较大,当前仍处于初步探索的阶段。
(2)现有的跨链方案没有形成统一的跨链标准和稳定通用的跨链体系,各方依旧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具有极高的技术壁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师范大学,未经浙江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12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纵横波反射率模版估算水合物和游离气饱和度的方法
- 下一篇:电动护理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