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柔性可伸缩材料腔体的频率极化可重构液态金属螺旋天线阵列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41090.X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2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益凯;朱曼云;杨仕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Q1/36 | 分类号: | H01Q1/36;H01Q1/48;H01Q1/50;H01Q5/307;H01Q15/24;H01Q21/12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张秀敏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柔性 伸缩 材料 频率 极化 可重构 液态 金属 螺旋 天线 阵列 | ||
1.一种基于柔性可伸缩材料腔体的频率极化可重构液态金属螺旋天线阵列,包括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1)(1.2)(1.3)(1.4)(1.5)(1.6)(1.7)(1.8)、螺旋状液态金属(2.1)(2.2)(2.3)(2.4)(2.5)(2.6)(2.7)(2.8)、金属地板(3)、同轴馈线(4.1)(4.2)(4.3)(4.4)(4.5)(4.6)(4.7)(4.8),其特征在于: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1)(1.2)(1.3)(1.4)(1.5)(1.6)(1.7)(1.8)包括硅橡胶柱状外套(5)、硅橡胶附有螺旋槽内套(6),所述硅橡胶柱状外套(5)与硅橡胶附有螺旋槽内套(6)粘接密封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可伸缩材料腔体的频率极化可重构液态金属螺旋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螺旋状液态金属(2.1)位于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1)内,同轴馈线(4.1)穿过金属地板(3)、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1)底部与螺旋状液态金属(2.1)相连接;螺旋状液态金属(2.2)位于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2)内,同轴馈线(4.2)穿过金属地板(3)、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2)底部与螺旋状液态金属(2.2)相连接;螺旋状液态金属(2.3)位于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3)内,同轴馈线(4.3)穿过金属地板(3)、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3)底部与螺旋状液态金属(2.3)相连接;螺旋状液态金属(2.4)位于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4)内,同轴馈线(4.4)穿过金属地板(3)、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4)底部与螺旋状液态金属(2.4)相连接;螺旋状液态金属(2.5)位于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5)内,同轴馈线(4.5)穿过金属地板(3)、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5)底部与螺旋状液态金属(2.5)相连接;螺旋状液态金属(2.6)位于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6)内,同轴馈线(4.6)穿过金属地板(3)、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6)底部与螺旋状液态金属(2.6)相连接;螺旋状液态金属(2.7)位于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7)内,同轴馈线(4.7)穿过金属地板(3)、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7)底部与螺旋状液态金属(2.7)相连接;螺旋状液态金属(2.8)位于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8)内,同轴馈线(4.8)穿过金属地板(3)、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8)底部与螺旋状液态金属(2.8)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可伸缩材料腔体的频率极化可重构液态金属螺旋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胶柱筒状软管(1.1)(1.2)(1.3)(1.4)(1.5)(1.6)(1.7)(1.8)的未发生膨胀时的内直径为5mm,壁厚为2.4mm,高度为30.9mm;螺旋状液态金属(2.1)(2.2)(2.3)(2.4)(2.5)(2.6)(2.7)(2.8)直径为7mm、螺旋邻圈之间的节距为7.7mm、圈数为3,高度为25.4mm;金属地板(3)的长度为400mm,宽度为30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柔性可伸缩材料腔体的频率极化可重构液态金属螺旋天线阵列,其特征在于螺旋状液态金属(2.1)(2.2)(2.3)(2.4)(2.5)(2.6)(2.7)(2.8)为镓铟合金(EGaIn),该合金含有75%的镓单质和25%的铟单质,合金的电导率为3.4×106S/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109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