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弹锁体以及门锁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0389.3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5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林泽财;张凯凯;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63/14 | 分类号: | E05B63/14;E05B63/18;E05B47/00;E05B17/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徐川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锁体 以及 门锁 | ||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弹锁体以及门锁,自弹锁体包括壳体、第一检测装置、第一锁舌组件、处理装置以及锁止装置,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第一检测装置设置于壳体,并用于检测关门信号;第一锁舌组件可以选择性的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处理装置用于接收关门信号以生成第一上锁指令;锁止装置用于与第一锁舌组件配合,以当第一锁舌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锁止第一锁舌组件,并在接收第一上锁指令后,解除对第一锁舌组件的锁止。门锁包括上述自弹锁体。本申请提供的自弹锁体在整个反锁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无需用户进行额外操作,且在整个反锁过程中,第一锁舌组件无需与其他锁舌机械联动,减少出现机械性传动误差或误触等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弹锁体以及门锁。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作为入户端智能家居,在保障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绝大多数用户在回家后或离家后都会将门锁进行反锁,从而最大程度地利用门锁的安全性。自弹锁体可以在用户关门后自动反锁,无需用户插入并转动钥匙,大大提高智能门锁在反锁时的方便程度。相关技术中,自弹锁体的反锁自弹结构的触发常常通过三角舌的运动动作来触发和传动,但此种传动结构复杂且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自弹锁体以及门锁,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自弹锁体,包括壳体、第一检测装置、第一锁舌组件、处理装置以及锁止装置,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连接于底板并与底板围成安装腔,侧板开设有第一锁孔,第一锁孔连通安装腔;第一检测装置设置于壳体,并用于检测关门信号;第一锁舌组件设置于底板,并选择性的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第一锁舌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收容于安装腔内,当第一锁舌组件处于第二位置时至少部分伸出第一锁孔;处理装置设置于安装腔内,并用于接收关门信号并生成第一上锁指令;锁止装置设置于安装腔内,并用于与第一锁舌组件配合,以当第一锁舌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锁止第一锁舌组件,并在接收第一上锁指令后,解除对第一锁舌组件的锁止,使得第一锁舌组件能够切换至第二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止装置包括驱动组件和锁止件,驱动组件设置于底板;锁止件转动设置于底板,锁止件包括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第一锁止部连接第二锁止部,第一锁止部传动连接驱动组件,第二锁止部与第一锁舌组件配合并用于锁止第一锁舌组件;驱动组件在接收第一上锁指令后,驱动第一锁止部正向转动,以带动第二锁止部正向转动并解除对第一锁舌组件的锁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锁舌组件设置有凸块,第二锁止部设置有转动件,当第一锁舌组件处于第一位置时,转动件抵接于凸块,以锁止第一锁舌组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弹锁体还包括反锁检测装置,反锁检测装置设置于壳体,在第一锁舌组件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反锁检测装置生成反锁信号,处理装置接收反锁信号并生成复位指令,驱动组件接收复位指令后与第一锁止部脱离连接并复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器和传动件,驱动器设置于底板,并用于接收第一上锁指令以及复位指令;传动件传动连接驱动器;当驱动器接收第一上锁指令后,驱动器驱动传动件移动,传动件带动第一锁止部正向转动,使得第二锁止部正向转动并接触对第一锁舌组件的锁止;当驱动器接收复位指令后,驱动器驱动传动件反向移动,使得传动件与第一锁止部脱离连接并复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自弹锁体还包括回复件,回复件的一端连接于壳体,另一端连接于锁止件,以对锁止件提供使锁止件逆向转动的回复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止装置还包括限位件,限位件设置于底板并位于锁止件的转动路径上,当锁止件逆向转动至锁止所述第一锁舌组件的位置时,限位件能够抵接于第二锁止部,使得锁止件处于锁止第一锁舌组件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锁止件处于锁止第一锁舌组件的位置时,第一锁孔的轴线与锁止件的转动中心至转动件的转动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03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