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1240102.7 | 申请日: | 202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47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田实 | 申请(专利权)人: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13/631 |
代理公司: | 北京奉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4 | 代理人: | 邹轶鲛;石红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结构 | ||
电连接结构是第一电源单元、第二电源单元与电线之间的相互电连接的结构。第一电源单元设置有第一柱状端子,并且第二电源单元设置有第二柱状端子。管状端子连接到电线的端部。配合到第一柱状端子的第一管状端子、配合到第二柱状端子的第二管状端子和配合到管状端子的柱状端子接合到导电的连接板。连接板的整体和电线的端部由盖覆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汽车上的电源单元与电线之间的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诸如电源分配盒、直流/直流(DC/DC)转换器和直流/交流(DC/AC)逆变器这样的流过大电流的电源单元安装在汽车中。已经使用了大直径电线和汇流条(参见例如专利文献JP2017-121178A),用于包括这些电源单元的电源电路的布线,。
在图5和图6中示出的电连接结构500是第一电源单元501、第二电源单元502和电线503之间的传统的电连接结构。
第一电源单元501设置有从第一电源单元501的壳体的上表面突出的螺柱型端子511。类似地,第二电源单元502设置有从第二电源单元502的壳体的上表面突出的螺柱型端子521。螺母506分别旋固到这些螺柱型端子511和521。
由于大电流流过电线503,所以圆形端子(LA端子)505压接至电线503的端部。圆形端子505装接到第二电源单元502的螺柱型端子521,且螺母506旋固到螺柱型端子521,从而圆形端子505固定到螺柱型端子521。
第一电源单元501和第二电源单元502彼此靠近布置并且通过汇流条504彼此电连接。在汇流条504中,形成有螺柱型端子511所穿过的通孔541和螺柱型端子521所穿过的通孔542。
在螺柱型端子511和521分别穿过汇流条504的通孔541和542,并且进一步地螺柱型端子521穿过圆形端子505的通孔的状态下,螺母506被旋固到螺柱型端子511和521,由此第一电源单元501、第二电源单元502和电线503彼此相互电连接。
专利文献1:JP2017-121178A
发明内容
在上述传统的电连接结构500中,将螺母506旋固到每个端子的工作是复杂的,并且需要管理每个螺母506的紧固力(扭矩)。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化多个电源单元与电线之间连接的工作的电连接结构。
本发明是一种电连接结构,其是第一电源单元、第二电源单元与电线之间的相互电连接的结构,其中,第一柱状端子设置在第一电源单元上,第二柱状端子设置在第二电源单元上,电连接结构包括被配置为电连接到电线的导电的连接板,并且配合到第一柱状端子的第一管状端子和配合到第二柱状端子的第二管状端子接合到连接板。
根据本发明,能够简化在第一电源单元、第二电源单元与电线之间连接的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连接结构的透视图;
图2是盖从图1中的电连接结构的移开的视图;
图3是图2中的电连接结构的分解图;
图4是用于描述图1中的电连接结构的连接过程的图;
图5是传统的电连接结构的立体图;以及
图6是图5中的电连接结构的分解图。
参考符号列表
1 第一电源单元
2 第二电源单元
3 电线
4 连接板
5 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未经矢崎总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401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