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239827.4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5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康志聪;袁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47 | 分类号: | G02F1/1347;G02F1/29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高星 |
| 地址: | 536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工业园区北海大***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适用于显示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第一调光模组和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具有多个像素的像素单元,像素包括多个子像素,第一调光模组包括:第一调光电极层、第二调光电极层、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第一填充层填充有折射率为ns的第一填充材料,第二填充层填充有与像素对应设置的包括至少一个填充体的填充组,填充体沿第二方向的折射率ne大于其沿第三方向的折射率no,ns≒no;第一调光电极层与第二调光电极层形成的电场使得在同一填充组内的所有填充体在第一偏转状态与第二偏转状态之间切换,不同状态的像素对应的填充体的偏转状态不同。所述显示面板能够降低漏光且呈现相对更广视角显示画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显示装置中,若要获得较大视角的画质显示,则需采用光能量分布具有相对较大视角范围的背光光源,由于背光光源射入显示面板的光具有一定的角度范围,因此能够实现更广视角的显示。但是由于光的角度范围较大,因此使得当一个像素显示,而其相邻的像素不显示时,部分光仍会透过本不应该显示的像素漏出,从而产生漏光现象。
使用光能量分布具有相对较窄视角范围的背光光源,例如准直式背光可使得光在显示面板的像素处垂直透过,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光经由与显示的像素相邻的不显示的像素射出,也即降低了漏光现象。但是,该种背光源导致显示装置的有效观看范围较小,也即无法实现广视角显示。
综上,常规的显示装置无法在实现广视角显示的同时降低漏光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通过对应各像素分别设置填充体,并使得对应不同像素的填充体的偏转状态根据像素的明暗状态变化,从而解决显示装置无法在实现广视角显示的同时降低漏光现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沿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调光模组和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像素单元,所述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像素,各所述像素分别包括多个子像素;
所述第一调光模组包括:第一调光电极层、第二调光电极层、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二填充层设置于所述第一填充层的入光侧,所述第一调光电极层与所述第二调光电极层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填充层的两侧,所述第一填充层填充有折射率为ns的第一填充材料,所述第二填充层填充有第二填充材料;
所述第二填充材料包括多个填充组,一个所述像素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填充组,所述填充组包括至少一个填充体,所述填充体沿第二方向的折射率为ne,所述填充体沿第三方向的折射率为no,ne>no,ns≒no;
所述第一调光电极层与所述第二调光电极层之间形成电场,所述电场用于驱使与所述像素对应的填充组内的所有所述填充体进行状态切换,所述填充体的状态至少包括第一偏转状态和第二偏转状态,在所述第一偏转状态,所述填充体的第二方向与进入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光的振动方向平行;在所述第二偏转状态,所述填充体的第三方向与进入所述第二填充层的光的振动方向平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材料形成多个容置槽,一个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一个所述填充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ne与no的差值范围为0.01-2,ne的取值范围为1.0-2.5,no的取值范围为1.0-2.5。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充材料为聚合物材料;所述第二填充材料为向列相液晶分子材料,所述填充体为液晶分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光模组还包括第一透明基板和第二透明基板,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位于所述第一调光电极层的出光侧,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位于所述第二调光电极层的入光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98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