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千层内生真菌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239691.7 | 申请日: | 2021-10-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21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薛永波;贾舒杰;苏向东;严文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深圳;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02;A61K36/06;A61P31/04;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创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叶灿才 |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千层内生 真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千层内生真菌及其应用,所述红千层内生真菌分类命名为:Neofusicoccum sp.J019,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其保藏编号为:GDMCC 61810,保藏日期为:2021年7月16日。本发明获得的红千层内生真菌Neofusicoccum sp.J019在PD液体培养基中获得的发酵产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对肠沙门氏菌有很强抑制作用。本发明为生产抗菌药物提供新的资源和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千层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细菌耐药性持续增强,国际临床抗生素用药仍不乏一些老产品,如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以及青霉素类药物等。早在1958年,美国开发出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在多个国家广泛应用于临床,十年后华北制药厂成功研制去甲万古霉素,在临床上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的肺部感染有良好疗效,被作为万古霉素仿制药使用。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抗菌药物的持续研发仍迫在眉睫,并且需要深入探索环境友好型、可人工再生的优质药源。
近年来,针对桃金娘科植物代谢物抗虫和抗菌作用的研究是天然药物化学的热点方向,该科植物富含柠檬烯、α–蒎烯等活性成分。桃金娘科约有100属,3000余种,其中包括有白千层属、红千层属等。白千层属(Melaleuca)为较好的庭园观赏树,主要分布在大洋洲。白千层属的植物精油对大肠杆菌、粪产碱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多种细菌具有抗菌活性,其中香茅醛和香茅醇共同作用使得柠檬桉精油具有抗菌活性。红千层属(Callistemon)也是广泛用于绿化、园艺观赏、入药和制取精油等。此外,垂枝红千层(C.viminalis)来源精油对人体致病菌枯草芽孢杆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桃金娘科植物的化学成分非常丰富,不断有新颖活性天然产物被发掘,一直以来受到天然产物学家的热切关注。
植物内生菌是具有成药潜力的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与其宿主植物之间的具有共生关系。已有研究显示,植物内生菌的代谢产物不仅可以表现出与宿主植物化学成分活性的差异,还存在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似的药用活性成分的情况,比如紫杉醇及其类似物,喜树碱和10–羟基喜树碱,石杉碱甲,金丝桃素等。这提示我们桃金娘科植物内生菌中可能存在某些内生真菌,能够产生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产物,这将为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重要资源,有望发现新的活性药物分子和先导化合物。
目前仅有少量文献报道对桃金娘科红千层属植物红千层(C.rigidus R.Br.)的研究,对红千层内生菌的研究更加匮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红千层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红千层内生真菌,所述红千层内生真菌分类命名为:Neofusicoccumsp.J019,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其保藏编号为:GDMCC 61810,保藏日期为:2021年7月16日,保藏地址为: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
所述红千层内生真菌Neofusicoccum sp.J019,提取其基因组DNA,利用ITS通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扩增分析,得到单一DNA条带,提交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筛选相似度最高的序列,建立系统进化树,最终鉴定为新壳梭孢Neofusicoccum sp.。该菌株在PD液体培养基中获得的发酵产物对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对肠沙门氏菌有很强抑制作用。
所述红千层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80℃,20%甘油保藏的菌种,解冻后吸出甘油水溶液,挑取菌种到PDA平板上,25~30℃恒温活化3~7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深圳;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深圳;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23969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